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亟待建立自己的文化符号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日前对外公布,提出到2020年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般性而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才能称为支柱性产业。这也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超过5.5万亿。
10年前,中央文献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1年,中央再次明确,到2020年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的奋斗目标。这一系列方针政策足以体现中央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未来文化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据统计,2010年,我国GDP约为39万亿元,按照年增长率10%预测,到2020年,我国GDP约为111万亿元。据此推算,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必须超过5.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才能达到5%,才能称为支柱性产业。然而,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为1.105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因此,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
“如果说发展文化事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起到引领作用,那么文化产业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表示,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不仅有利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更有利于让文化资源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同时增强文化感召力。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和云南5个省市区的比例已超过5%,湖北等省份也接近5%,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已是大势所趋。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魏鹏举认为,仅用GDP去衡量文化产业是否成为支柱性产业显然不够全面,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要具备创新活力,能够辐射和带动整体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使工业、农业等产品附加值更高。在魏鹏举看来,目前旅游业、工业、农业领域等很多产品的附加价值都来源于文化价值。
“文化产业并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文化价值已经成为衡量包括传统产业在内的多个产业领域发展潜力的标准。”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解释,文化让不同产业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越发明显。
魏鹏举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市场能力。其次,要通过市场机制,借助资本力量,实现跨行业、跨区域整合,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旗舰航母。最后,要面向全世界发展文化产业。
沈望舒则认为,建立中国自己的文化符号体系、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生产力体系是当务之急。最根本的还是文化生产力体系,也就是人才培养。文化产业一定要培养出自己的领军人物和核心人才,苹果因为有了乔布斯这样的旗帜,才能引领这样一个潮流。(记者 姚钰珂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