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三包政策长期缺位,影响汽车市场的消费环境。
在发布《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一个月之后,10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首度召开了听证会,听取了消费者、生产商、行业协会、销售商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从听证会各方交锋的情况来看,消费者、生产商、销售商均从维护自身利益发表了意见。其中消费者代表认为应该延长三包的期限,或者将三包政策的期限采用公里数作为一个期限。经销商的角度,更加在意三包政策出台之后对自己的影响,尤其是如何避免消费者的过度维权?而生产企业则更加在乎如何设立鉴定机构,谁来进行鉴定争议问题?
可以说,听证会的举行是汽车三包正式迈入实质性的标志。从目前来看,各方争论的焦点均为具体的实施细节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具体的规定给予解决,并非无从下手。单从第三方鉴定机构来说,国内是不是没有相关机构呢?在听证会上,有代表便表示,目前国内有第三方鉴定机构,只不过不接受消费者单方鉴定申请,除非拿到厂家书面开具的鉴定许可证明。这说明,只需相关部门对这些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相关的规范,这便可以解决。
在此之前,外界有很多声音,中国汽车市场如此之不成熟,消费者的诚信也存在一定问题,过度维权会让经销商以及生产企业无法承受?甚至中汽协都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环境的不成熟,汽车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体系尚未建立,冒然全面实施三包,将带来一定负面作用。
其实,三包政策的实施不仅仅是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着经销商以及生产企业。三包政策的落地,不只是给消费者带来实惠,而侵害了经销商与生产企业的利益。反而,义务与责任分明的规定,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将有利促进汽车消费环境的成熟。因此,不能将汽车消费环境与三包看出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相成的促进关系。
在本次听证会举行之前,中消协发布了相关统计数据,今年第三季度,汽车投诉同比增长了14.7%。而今年上半年投诉量为8235件,相对于去年的6220件,同期增长比例为32.4%。
从这些数据上看出,汽车保有量最近几年迅猛增加,汽车消费的投诉呈现出快速增长之势,如何通过法规保护消费者权益已经迫在眉睫。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三包政策长期缺位,影响汽车市场的消费环境。如今,不再应该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而推迟三包政策出台。何况,三包政策旨在促进汽车消费环境。(郭小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