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基本药物断供日益严重 低价致药企医院无积极性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1日 08: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广州陈小姐正为买不到治疗她妈妈高血压的复方利血平片而烦恼。

  复方利血平是307种国家基本药物之一,100片/瓶最高零售价8块5毛,实际零售价各地不一,有内蒙古基本药物采购公布的最低中标价1.48元,全国大部分省份中标价在4~5元之间,而100片/瓶的复方利血平片仅生产成本就要2元多。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因原料价格已从去年的178元/公斤飙升至今年的260元/公斤,全国60多家有复方利血平生产批文的厂家,目前只剩下常州制药、新华制药等为数不多的十几家在生产,而高血压患者人群庞大,因此出现了缺药的局面。

  何处买低于10元的基药?

  不仅是复方利血平,断供的廉价基药越来越多,前阵心脏外科手术用药“鱼精蛋白”短缺事件沸沸扬扬,有媒体报道称,鱼精蛋白在药品黑市价格已高达五六百元,是普通医院价格的300倍。

  在上海,虹口区一个区级医院院长整理了一份短缺药物名录,共包含24个常用药品种,供应量很不稳定。

  四川成都市基药配送企业成都科讯药业一位人士10月中旬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厂家不供货,包括急救药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在内的多种基药产品紧缺。

  本报记者向多家有关厂家求证,得到的答复类似:原料价格大幅上升或者原料供应渠道收窄,而中标价格太低甚至低于成本价,企业只能采取短期停产或减产的措施应对。

  今年基药招标低价取向在全国蔓延以后,廉价药短缺或断供的情况更为明显。

  国内药企最擅长的是,当药价被管制到微利时,便转向开发新的高价产品,对于廉价药半停半开,甚至放弃。不仅仅是药企,在扭曲的医药体制下,包括医院医生在内,整条产业链都在追逐高利润的药品。

  绍兴县一家社区医院院长曾告诉本报记者,基层医生对价格低廉的药品不大感兴趣,因为按照目前的基药财政补贴机制,基层医生开贵一些的基药能拿到更多的补贴,因此自然倾向开价格相对高的基药或地方增补品种。

  中国医药企业协会副会长牛正乾对记者称,基本药物只有307种,2000多个品规,而且按照国家发改委定价,最高零售价在10元以下的已经占了67%。“物价高企,10块钱能买到什么?这说明基药并不贵,基药降价并不能解决看病贵问题。”

  苹果皮充当板蓝根原料?

  除了导致部分药品短缺外,低价还将会影响到药品的质量。

  今年4月底,因违反药品生产质量规范(GMP)相关规定,有“普药大王”之称的四川蜀中药业被药监局收回中药车间GMP证书。

  当时,业内盛传蜀中药业用苹果皮代替板蓝根作为原料生产板蓝根颗粒,而四川省药监局给出的回应是 “生产记录不完整”。

  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产品结构以基药为主的蜀中药业,其竞争策略一贯是低价模式,之所以被查,是其在安徽基药招标中以超低价中标露了马脚:假如按当时的原料行情,压根不可能生产出2.35元的板蓝根(10×20规格)和0.95元的复方丹参片(60片规格)。

  在各地基药中标价屡创新低、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抬头的背景下,负责药品安全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感到了压力,从蜀中药业开始,在业内启动了一次为期半年的基药生产质量大普查。

  半年过去,这件曾经轰动一时的丑闻尚未有最终的定论。不过,涉嫌制造假劣药的蜀中药业也已尝到恶果,据川中药企人士反映,蜀中药业中药车间仍未复产。

  在业内看来,虽然药价高低与是否造假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但低价更容易滋生假药、劣药。

  “许多低价中标的企业都可能存在着类似蜀中药业的问题。”北京某药业研发外包公司总经理程先生告诉本报记者。

  石药集团董事长蔡冬晨认为,药品首先要保证安全有效,靠低价取得市场的药品,安全有效两个基本属性很难达到,所以药价虚低比虚高更危险,一是将造成药品行业长期发展不可持续,二是会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现象,潜在更大的质量风险。

  目前国内有47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90%以上是销售额5亿元以下的中小企业。一定程度上,基药招标的“唯低价是取”,正在为蜀中药业之类生产假劣药牟利的企业制造更大的生存空间。

  药企的选择题

  在不断暴露的问题面前,基药扩容的光环基本褪去。对于很多曾试图通过基药制度推广实现市场扩张的制药公司而言,2011年注定是个沮丧多过兴奋的年份。

  招商证券报告显示,基药制度实施以来,只有一类企业才受益——独家品种进入基药目录的公司,尤以中成药企业为多。

  较为讽刺的是,即便同是独家品种进入基药、产品单独定价的老牌中药企业同仁堂,却在去年放弃了部分基药市场。广药白云山对基药市场也是谨慎参与。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科一告诉本报,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加地方增补的,最多也就500多种,在现行的基药招标采购模式下,药企做选择题也正常。

  对于基药品种多的企业而言,基药制度的实施确实给了很多大型企业产能释放的机会,如云南白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昆明制药和科伦药业等;但对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基药制度推广之后则意味着,公司先前在几个省份运作得好就可以活得滋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去年安徽基药招标之时,因为采用“低价原则”,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等国内大型普药企业接受不了低价而损失惨重。石药集团一位高管告诉本报记者,安徽基药招标石药丢了一个多亿的市场份额。

  不过,今年安徽模式全国推广之后,“低价原则”在各省蔓延,眼见着很多市场要保不住,大型企业也按捺不住了,一边叫着药价虚低危害产业,一边也开始了低价中标。

  老牌国企华北制药在最近的内蒙古基药招标中,其规格1克的头孢曲松钠以0.82元中标,而在浙江省基药招标中,华北制药这一产品的中标价也仅有0.89元,多个省份的中标价低于行业平均成本1.40元。

  国药控股(01099.HK)高级研究员干荣富告诉本报,相比中小企业,大企业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市场布局能力都强很多,短期内的利润损失可以通过非基药部分来平衡,长期坚持下去必然能将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挤出基药市场。

  并非所有的品牌企业都热衷基药,对同仁堂、白云山A、江中药业等品牌企业而言,不是产品结构丰富、基药只占小部分,就是主渠道在零售药店或二三级医院。基药市场价格低,营销成本高,观望或者放弃,是为该类企业目前的姿态。

  一条是坚守,一条是放弃,有没有第三条路?

  开发新产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一些企业正朝这方面努力。

热词:

  • 断供
  • 盐酸肾上腺素
  • 低价中标
  • 医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