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网友总结2011年度十大傻:买有机食品是真傻?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1日 11: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北京晨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济南一位市民在超市购买的每公斤18元的有机黄瓜和每公斤9元的胡萝卜。 新华记者郭绪雷摄 

  【核心提示】:2011年过了10个月,就有网友总结出今年的“十大傻”,包括黄金周外出度假、吃饭吃鱼翅、长期投资创业板、超市买有机食品等。“十大傻”是对负面新闻的讽刺,也是对公众生活的善意提醒,而买有机食品赫然名列其中,让人对食品安全更多一层忧虑。 

  作为食品质量认证的最高级别,有机食品要求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物质,同时,对土壤、空气、水等环境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才在市场上看到一盒100克的白菜苗售价18元、一斤大米卖50多元,一袋500克红枣卖98元……有机食品一般要比普通食品贵5-10倍,但即使这样,为了确保食品安全,还是有不少公众愿意掏腰包。

  与公众一样追捧有机认证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商家。差不多的商品,换上“有机”标签,就能卖出好几倍的价格,巨大的利润差,让个别不法商家打起有机认证的主意。据媒体调查,目前我国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大大小小有20多家,不仅缺少严格管理,而且缺少公正的制度。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良莠不齐,给一些部门提供了滥竽充数的机会,让严格的资格审查成为公开的“收钱卖证”。

  其实,纵然食品安全早已是风声鹤唳,善良的中国民众总还是怀有信心,抱着“贵的总还是质量可靠”的心态,寄希望于通过牺牲经济利益来“花钱消灾”,确保个人的食品安全。但监管机制缺失的危巢之下安有完卵,钱没少花,吃到嘴里的东西却还是一样,这不是“傻”吗?

  “品口感、认标签、比价格”,相关部门教给了公众不少识别有机食品的办法。但面对“只要缴纳1.85万元的费用,一个月便可以完成审批”的有“钱”认证,面对“换了包装贴上标签就可以加价卖”的商家,再精明的“专家型老百姓”恐怕都得甘拜下风。事实一再证明,在监管松懈甚至借机渔利的环境里,寄希望于通过个人牺牲解决社会问题,只会落个“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有机食品认证监管混乱最大的危害,不是对一个“小众市场”的伤害,而是让食品安全最后一道堤坝崩溃,让普罗大众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完全没有了退路。而且,监管漏洞的存在还造成潜规则盛行,形成劣币驱逐良币局面,让真正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成本变高,最后要么与造假者同流合污,要么含恨退出。

  监管部门承担着维护公众食品安全的重要职责,是食品安全的把关人。食品出现质量问题,事关政府公信力,监管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不可不慎重对待。光明网 周正

热词:

  • 有机食品生产
  • 十大傻
  • 有机认证
  • 监管部门
  • 光明网
  • 农药
  • 创业板
  • 小众
  • 除草剂
  • 黄金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