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从日前召开的天津市医学会创伤分会年会上获悉,随着机动车的普及,道路交通伤逐年增加,已在各类创伤中占90%以上的比例。专家分析认为导致道路交通伤逐年上升的四大人为因素包括:饮酒、睡眠、车速和老年驾驶。其中,老年驾驶引发的一系列交通安全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需要社会广泛关注。专家提醒,开车需要一定体力和应急能力,老年人要视自己的健康状况量力而行。
身体机能下降易出事故
据天津市公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陆军介绍,国家对驾驶员年龄限制的放宽,让很多老年人有了学车、驾车的可能。但毕竟岁数不饶人,近年来,天津市各大医院老年道路交通伤患者都在不断增加。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发生创伤后住院率高、恢复期长、肺炎等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与其他群体相比,身体机能直线衰退,感觉和运动能力下降,特别是视力、听力减退,心脏病、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在老人中有较高比例,使老人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当出现情况时心慌意乱,犹豫不决,判断不准而发生交通意外。另外,老年人耐力下降,难以坚持长时间的驾驶。随着年龄增大,人体肌肉弹性降低,肌肉变得松弛,容易疲劳,而疲劳驾驶又是诱发事故的突出原因。
四大方略提高行车安全性
陆军认为,尽管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能与年轻人相比,但只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准备,是能够安全驾驶的。为最大限度减少老年道路交通伤的发生,他建议,首先老年人适合驾驶自动挡机动车。因为自动挡车操作相对简单,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怎样处理路面的复杂情况上。而且不用频繁换挡、踩踏离合器,减少左下肢、右上肢一半以上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开车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此外,这样的简单操作可以减轻老人的心理压力,令驾驶更加自如。其次,老年人应避免高速行车和连续长时间驾车。老年人的应变能力较为迟缓,体质相对年轻人要差一些,对车速、车距的判断能力要低于年轻驾驶者。高速和长时间行驶,一旦出现险情,难以果断采取应变措施。第三,要避开高峰段出行,减少夜间和恶劣天气出行。第四,有慢性病的老人,车上一定要携带常用药物。一旦发生紧急状况要立即靠边停车及时吃药并寻求帮助。开车是一项耗费大量体力的活动,建议经常开车的老人,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睡时将小腿和脚稍微垫高,以保证下肢的灵活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