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如何使房价在调控中回归到合理的价格,需找到各方皆能接受且切实可行的办法。
11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表示,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调节后的房价将使民众能够接受,也使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这是国家领导人首次做出“下调房价”的明确表态。
伴随“最严厉调控“持续推进,楼市价格已经出现松动。不过,要让过高的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众所周知,温总理已经就楼市调控做过多次表态。但这一次是最为明确的表态,他不仅重申了“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而且还表示,房地产调控决不动摇,首次提出“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温总理这次表态,不是在国内而是在国外。向世界传达了一个重要信号——中国向高房价说“不”,对高房价引起的民生问题十分关切。
为什么温家宝总理要做出这种表态?从国内的因素来看,可能与近期各方猜测将对宏观经济实施微调有关。也正是因此,楼市博弈更为微妙。就楼市本身实际情况而言,调控效果虽已逐渐显现,但目标远未实现,调控任务还很艰巨。
眼下,正如温总理所说,房价总的形势还处于僵持阶段,但开始松动。接下来,下调房价并且使其回归到合理的水平能否如期实现?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而这一过程,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
首先,随着楼市调控的不断深入,必然会触及相关利益集团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保证中央政府各项调控政策得到彻底的贯彻落实,需要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密切配合,政策执行必须到位,不打折扣,不走样。
其次,下调房价并不难,关键是下调到何种程度,怎样才算合理,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标准,目标不清晰操作起来有很大难度。此外,下调房价可能缺乏手段,尽管楼市调控政策很多,但政府不能直接干预房价,如果开发商不降价,政府用行政命令迫使其降价,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中央政府下调房价的初衷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矛盾,比如说土地财政导致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卖地推高地价,房地产各种成本大幅上升等等,如果政府不摈弃土地财政,不减轻房地产企业的负担,在现有政策条件下单纯迫使房企降价,不外乎就是挤压房企的利润空间,但这种方式只能短期奏效却无法长期发挥作用。原因很简单,房企资金链受到较大压力,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大量房企倒闭,最终导致楼市调控功亏一篑;一是房企被迫普遍暂时示弱大幅降价,在渡过难关后再报复性提价,房价可能出现越调越涨现象。这种现象应该尽可能避免。
需要关注的是,开发商是否有足够的意愿下调房价。从目前情况来看,开发商要想大幅降价,仍然存在很多顾虑,譬如害怕老业主闹事,担心市场买涨不买跌、越跌越没人买以及今后政策放松,损失利润丧失机会等等,房价降不降最终还是开发商说了算。
总之,当前房价过高是不争的事实,楼市还需继续加强调控,但如何使房价在调控中回归到合理的价格,还需要不断探索,找到各方皆能接受且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报记者 周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