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兰考:“会呼吸的木材”变身“绿色银行”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0日 14: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走基层 蹲点手记)

兰考

:“会呼吸的木材”变身“绿色银行”

  新华网郑州11月10日电(记者张兴军)这是豫东平原一座普通的农家院落,院门口的架子上,晾晒着黄灿灿的玉米。

  这又是一座“别致”的院落,院子里,主人徐会平正俯着身子,细致地打磨琵琶的面板,房梁上,悬挂着十几架已经制好的琵琶。

  “除了农忙那几天,我天天和琵琶打交道。一年能做200把琴,毛收入20来万元。”徐会平告诉记者,“焦书记当年种下的泡桐正在给我们造福。”

  几天来,记者走访兰考大地,不断地遇见像徐会平这样的农民,他们用刚刚放下锄头的双手,打磨制作出登上大雅之堂的民族乐器。

  为了治理“三害”,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下了大量的泡桐树。几十年过去,昔日幼苗不断成材。在泡桐成为兰考特有地标的同时,焦裕禄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在兰考开花结果。

  保守估计,目前全国九成的民族乐器音板用的是兰考的泡桐。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其生长出的泡桐木质疏松度适中,不易变形,透气、透音性能好,被称为“会呼吸的木材”,成为制作民族乐器的上等材料。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兰考群众利用泡桐开展木材加工,生产乐器和高档家具,逐渐形成产业化。兰考人欣喜地说,如今泡桐不但是遮风挡沙的“保护伞”,还是我们的“绿色银行”。

  截至目前,兰考县有木制品加工企业564家,其中规模以上林业企业67家,乐器企业34家,个体加工户5000多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2010年,林业总产值达72亿元。

热词:

  • 变身
  • 绿色银行
  • 会呼吸的木材
  • 民族乐器
  • 琵琶
  • 农业
  • 面板
  • 饲料
  • 尿床
  • 农家院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