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一枚普通的贝壳,能有多大的价值?许多人可能只会赏玩片刻就丢到一边,但细心的郭春森却将这些贝壳收集起来,加工成海洋贝壳瓷器,然后再赋予不同文化创意制成精美的生活用品和艺术品,一年就创造出4亿元的产值。
郭春森所在的山东无棣县地处渤海之滨,在潮汐作用下经过数万年的冲刷,这里形成了全球三大海洋古贝堤之一的无棣沿海古贝堤,贝壳总储量达到3.6亿立方米,无棣县每年新增贝壳也有10万吨。从古代至今,这里的贝壳资源仅被当做一道美丽的风景供人观赏,未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上世纪90年代,从事陶瓷生意的郭春森所在的研究团队在吸取民间工艺的基础上,经过百余次反复试验,研制出高档日用“海洋贝瓷”,再利用海瓷制造成茶杯、厨房用品、餐具等,并成立山东海瓷集团,通过公司化运作逐渐将这种用贝壳做成的产品推向市场,最终使得这些沉淀了数万年之久的贝壳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介绍海瓷产品时,郭春森显得格外自豪:“陶瓷制作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我们现在又为这个传统产业增添了新的品种——海瓷。过去这些贝壳要么是被扔掉,要么是做成饲料添加剂,产生的经济效益很低。现在我们从海产品养殖户手里收购过来,将它们变废为宝,通过加工成海瓷产品,附加值一下子就提高了。”
“最初我们尝试供给上海北京等城市的高星级酒店,很快就供不应求。接着我们又开发出适合普通人群消费的厨房系列产品,一套17件的海瓷厨具能卖到600元至3000多元。”郭春森说。
郭春森介绍,目前海瓷集团一年生产出的海瓷产品达到2000多万件,不仅卖到全国各地,近期他们还筹划在法国和美国举办海瓷展,准备打开海外市场。“现在一年的销售额已达到4亿多元,海外市场打开后产值还会迅速增加。更重要的是,这是我国瓷器艺术的新发展,通过海瓷我们还能将我国的瓷器艺术在国外继续发扬光大。”
近年来,郭春森已不再满足于仅仅利用海瓷制作厨具和餐具,而是制作成附加值更高的工艺品。在刻苦钻研后,一项可在海瓷表面产生类似“宣纸”效果的可吸附染料的技术被发明出来,郭春森也因此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山东海瓷集团的展厅里,“昌盛有余”“荷塘”“天香国色”……一个个有着好听名字的用海瓷做成的或瓶或盘的工艺品整齐地摆放在展架上,在灯光的照射下,柔和的光线在晶莹的瓷面上流淌,瓷器表面的一幅幅山水鱼鸟图案栩栩如生。
截至目前,郭春森已邀请400多位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大师在“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的海瓷上挥毫泼墨,尽情施展艺术才华。
“这样一来,海瓷不仅局限于制作普通的瓷器,它还变成了一种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郭春森说。而这样一件海瓷艺术品,竟然卖出5万元至30万元的高价。
前不久,在无棣县政府的支持下,郭春森获批一块130亩的土地,他准备在这里建一个包括海瓷艺术博物馆和产学研基地及艺术家工作室等在内的海瓷艺术创意产业园,吸引更多的工艺美术大家到这里创作,将海瓷产业做得更大更高端。
“现在来看,只要肯用心发掘,贝壳这样的小东西,同样可以做成文化大产业。”郭春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