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吴晶晶、刘劼)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影响评估,完善法规政策,提高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减轻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在农业领域,中国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大规模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农田节水技术,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并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
在水资源领域,中国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七大江河流域防洪规划、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等专项规划,加强流域管理和水资源调度工作,加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工建设一批流域性防洪重点工程,加快骨干水利枢纽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在海洋领域,中国加强海洋气候观测网络建设,初步形成对全国近海和部分大洋的海洋关键气候要素的观测能力,初步构建典型海洋生态敏感区监测体系,开展了海域海岸带和重点海岛整治修复工作。开展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等海洋灾害的观测预警工作,有效降低了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卫生健康领域,中国印发《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明确了水旱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的目标和原则,确立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体制、响应级别和响应措施,制定了不同灾种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方案。开展气候变化对环境相关疾病的影响机制研究,为研究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在气象领域,中国气象部门发布实施《天气研究计划(2009-2014年)》、《气候研究计划(2009-2014年)》、《应用气象研究计划(2009-2014年)》、《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2009-2014年)》,印发《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促进了中国气候变化监测、预估、评估工作。建立中国第一代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系统,研发新一代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开展气候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人体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影响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