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刘刚 黄玥)清晨7点,尽管气温已近零摄氏度,北京海淀区稻北社区的小广场上却很热闹。当地居委会引进的流动蔬菜售卖点前人头攒动,菜农曹庆海和几位山东老乡忙得不亦乐乎。
这是居委会新近推出的便民措施之一,尽管价格比两站地之外的早市略贵,但居民们显然更青睐这个就在家门口的“小早市”。
而对于一度为蔬菜积压犯愁的曹庆海来说,此举可谓雪中送炭。老曹在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有自己的批发摊位,直接到社区卖菜是“新尝试”,也解决“大问题”。
“这是俺家新的经济增长点。”老曹很认真地说。
在稻北社区的居民看来,像“买菜方便了”这样的小事最近还有不少。比如,社区里的道路和排水系统被重新翻修了,再逢大雨不用担心“出门一脚泥”。又比如,街道办事处出面和附近的写字楼管理方协商,让居民们可以低价承租对方使用率不是很高的地下停车场。
“这下不用再为车位和邻居横眉冷对了。”居民李晓为说。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中国的各级政府机构正在努力学习如何更好地保障这些民生细节。
“这是现代化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一方面,政府通过开通微博、公开三公消费等方式,增加透明度,把权力放在阳光下,由此得到社会的信任。在具体的施政措施方面则越来越人性化,秉持科学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老百姓利益诉求表达,化解社会矛盾。
在经历了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如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摆在中国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