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国“80后”怀旧情结催生“怀旧商机”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3日 10: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华网长春11月23日电(记者王昊飞 张楠)吉林省长春市近日开了一家“80后”主题餐厅,食客就餐过程不仅伴随红领巾、一道杠、考卷等元素,还能欣赏到变形金刚、红白机、发条玩具等久违的物件。

  餐厅老板张健和爱人王雪均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他们希冀与所有来此就餐的“80后”一代找到记忆的共鸣。

  “儿时快乐很容易,有时会幻想回到童年,开这个餐厅就有点朝花夕拾的意思,”张健指着书架上的变形金刚等物件表示,“这上面都是我收藏的玩具,每次搬家都会丢一些,我不想我的回忆慢慢变少。”

  事实上,中国“80”后的怀旧行为早已不是文化现象个案,其最早始于70末至80初的网友以文学艺术形式进行怀旧题材展示。几年前,“70后”“闪客”阿桂以一部怀旧动漫作品引领了一次晒童年的高潮。

  随后,越来越多的“80后”开始通过互联网热议童年、比拼记忆、上传资料和作品,诸如《玩大的》《李雷和韩梅梅》等比比皆是,进而也影响了舆论的产生和传媒的介入。

  “其实每一代人都会怀旧,但‘80后’的怀旧与传统意义的怀旧还有区别,”吉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马大勇认为,中国“80后”一般出生于独生子女年代,社会转型的剧变和机遇与压力的并存令他们应接不暇,在现实中通过怀旧去宣泄情感成为一种必然。

  2010年,一部名为《老男孩》的视频风靡全国,被“80后”赞为经典之作。导演兼主演肖央出生于1980年,不仅初秀才华,还通过植入式广告开辟了又一个市场营销的蹊径,使“记忆”可以通过购买而重温。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都有专门的“80后”怀旧用品商店,海魂衫、回力鞋、搪瓷杯等应有尽有。部分商家甚至还将汽水糖、麦乳精等绝迹市场多年的食品重新打造,迎合怀旧人群的需求。

  吉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金晓彤认为,80后怀旧现象是一个难得的商机,且有希望创造更大的市场和拉动消费。企业应当借助怀旧情结去发掘消费者的内心,在创意上也应更开阔眼界,发掘更好的东西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25岁的外企白领刘铭告诉记者:“对我们‘80后’而言,怀旧意味着拥有一处精神家园,只要市场上有能够填充这种家园的东西,我就愿意买单。”

热词:

  • 80后
  • 1980年
  • 马大勇
  • 记忆
  • 80
  • 闪客
  • 老男孩
  • 玩大的
  • 李雷和韩梅梅
  • 搪瓷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