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上海15年投入近20亿元帮助云南40余万人脱贫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5日 10: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华网昆明11月25日电(记者浦超)记者从云南省扶贫办了解到,自1996年上海与云南开展对口帮扶合作以来,上海市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9.59亿元,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特困群体帮扶、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卫生帮扶合作等一大批项目,帮助云南省40余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云南省扶贫办副主任戚蓓蕾介绍,1996年滇沪对口帮扶合作以来,围绕帮扶地区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双方不断探索创新对口帮扶合作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形成了“政府援助、人才支持、企业合作、社会参与”的对口帮扶合作格局。新农村建设成为对口帮扶的引领工程,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6亿元,成功实施2972个以基本农田改造、道路修建、路面硬化、饮水工程建设及科教文卫发展等为重点的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整治了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呈现出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的局面。

  在原先确定的上海15个区2家大企业对口支援红河、文山、普洱、迪庆4州市26个贫困县的基础上,双方不断完善深化对口帮扶合作工作机制。2006年,对德昂族实施全面帮扶,使1.97万德昂族群众实现整体脱贫,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940元增加到2010年的2259元。又先后对莽人、僰人和苦聪人等特殊深度贫困人口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搬迁等帮扶。2010年,上海市又将怒江州独龙江乡独龙族增列为帮扶对象,实施独龙江乡安居工程和旅游特色村建设帮扶工程。

  目前,滇沪帮扶合作已经从单一的入村进户、解决温饱向整乡规划、整村推进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帮扶逐步向教育、医疗、卫生、人才培训等全方位延伸,企业间合作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贫困群众生活的有效改善。据统计,红河、文山、普洱、迪庆4州市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324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10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136元提高到2010年的3383元,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热词:

  • 对口帮扶
  • 2010年
  • 新农村建设
  • 整村推进
  • 贫困人口
  • 1996年
  • 德昂族
  • 帮扶合作
  • 独龙江乡
  • 扶贫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