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国际标准”与“国情不同”依利而选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5日 17: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工人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少演化为标准之争,涉及国家标准大大低于国际标准、内外标准有别等问题。今年年中关于生乳新国标的争论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中国乳品标准被有的业内人士称为“全球最差标准”。据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仅为23%。(见11月23日《经济参考报》)

  别说食品行业听多了“与国际接轨”的口号,就是普通民众,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也已接受了“与国际接轨”“国际惯例”之类的说辞。现今的一些大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在推出某项措施或坚持某种现状之时,往往就两个理由:要么“国情不同”,要么“与国际接轨”。比如,有公众期待相关部门学习一下国外经验,可能立马便有人站出来说,“这不符合中国国情”。至于究竟哪里不符合,人家又王顾左右而言他了。

  说到“与国际接轨”,更是举不胜举。比如银行收费、油价上涨、歧视小额业务、电信业收取月租费和双向收费等等国际惯例,目不暇接。不少行业动辄将国际惯例包装起来,放在中国消费者面前,还摆出一副“全世界都这么搞了,就我们还傻愣着”的姿态。

  很明显,“国际惯例”也好,“国情不同”也罢,有时在被滥用和亵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蜕变为狙击公众权利的“杀手锏”,演变为垄断企业或利益集团攫取利益的法宝和混淆视听的遮羞布。

  一会儿辩解“不合国情”,一会儿嚷着“与国际接轨”,究竟何去何从?其实,归类“不合国情”和“国际惯例”的背景,不难找到一些共性,那就是依利益集团的利益方向而定。

  例如,水、电、电信等行业一些收费为人诟病,公众期盼改变,作为利益既得者当然不愿意放手,此时他们大可以说,收费是 “与国际接轨”,改变则“不合国情”。

  说白了,在某些利益集团面前,与国际接轨就像一座桥,面对民意汹涌的大河时,就用上;不用时就拆掉,改用“国情不同”去敷衍人们对中外差别的质疑。就比如一些民生产品的价格问题,“国情”往往是高价运行,而“国际惯例”反之,此时,一些人或部门自然是弃“国际惯例”而守“中国国情”了。

  出现“国际惯例”和“国情不同”依利而行,根子在于各方利益博弈不平衡。强势一方欺压弱势一方的逻辑显现,使得“不合国情”与“国际惯例”成为维护部门利益和垄断利益,无视社会舆论和民众合理诉求的遮羞布。在此语境下,我们不难理解为何民众常常感叹:该接轨的不接轨,该尊重国情的却接轨了。

  正因此,靠什么击破利益集团使用“不合国情”或“与国际接轨”的“铁布衫”,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食品标准如此,其他行业标准亦如此。

  邓昌发

热词:

  • 与国际接轨
  • 国情
  • 国际惯例
  • 国际标准
  • 依利
  • 不合国情
  • 国情不同
  • 中国国情
  • 铁布衫
  • 杀手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