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古语说,誉满天下,谤亦随之。这个“谤”字不是诽谤,而是责备之意。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眼下可能对此最有感受。
流光溢彩的华西村建村50周年庆典过后,越来越多的人试图发掘出华西村不那么光鲜的一面,就像孔雀开屏的背后,是让人倒胃口的光秃秃屁股。近日媒体曝出,华西村老书记的4个儿子支配了全村90%的资金,实际上就等于几乎全华西村的财富都掌握在老书记一家人的手中,也就是说,村民家财万贯却没有产权证。还有,媒体指出村里的人不都是那么地拥护老书记和他的家庭,认为利益受损和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大有人在。
事实上,关于华西村的质疑从来就没有停歇过。有人指责它炫富,有人认为其虚假繁荣,也有人表达了对家长制和家族化的担忧,并不可避免地与天津大邱庄联系了起来。
华西村过于想打造一个完美的“天下第一村”,在这里,人均资产过百万,人均年收入近10万,住豪华别墅,开宝马大奔,你要是家里只有一个冲浪式浴缸,都不好意思出门跟邻居打招呼。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向来如此。这样一个“桃花源”,虽然是一个“政治正确”的模范样本,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说,正如上海和北京代表不了中国经济的全貌,华西村328米高的“黄金酒店”同样不能反映这个村子的全貌。
华西村幸福吗?关于幸福的定义不同,答案也就不同。如果以GDP论,这是一个富裕的农村,有很多赚钱的产业;如果以共同富裕为准绳,华西村所刻意营造的星光恐怕就要暗淡许多。正如有学者指出,华西村集体企业雇佣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机缘巧合和“人口红利”造就了其的发达。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外地劳动力没有可能获得平等的收入和福利。
还有华西村的“功臣现象”。华西村“先富起来”无疑烙有强烈的带头人气质。比如1992年邓小平南巡,华西村老书记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和商机,抢先囤积生产原材料,不惜为此借款千万,结果是华西村狠狠赚了一笔,体现了不同寻常的企业家头脑。只是,致富带头人如果发展成为一言堂的导师,就有些变味了。在日前一篇《华西村未果的游行》媒体报道中提到,一位策划游行未果的私营企业老板经过“思想工作”决定面对上千村民做检讨,其中有这么两句话,“今后不利于华西的话坚决不说,不利于老书记的事坚决不做”。听着像“两个凡是”。
即使华西村的财富是真实的,发展模式是能赚到钱的,但是,这样一个不可复制的成功模式,在多大程度上是靠先发优势基础上所获得的特权资源所打造出来的呢?华西村只有一个,赞誉也好,非议也罢,别人无法模仿其发展路径,华西村的发展没有普适性。先富村没问题,先进村就谈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