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11月28日报道,“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重新制订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成为共识。2010年9月通过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卫生部组织成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负责审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但是正在风口浪尖上的乳制品,它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却难说是完全合乎这个标准。
根据2010年3月正式公布的方案,每克生乳菌落不超过200万个,每百克生乳蛋白质不低于2.8克。这样的标准后来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大大低于国际通行标准,甚至是全球最差。不过,2009年8月的乳品标准会议上,在几位奶业专家的力主下乳制品的标准被定为,每克生乳菌落不超过50万个、每百克生乳蛋白质不低于2.95克的标准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最终送审稿。正式方案中的标准比专家建议的标准大为降低。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有媒体采访到了中国奶业协会乳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曾寿瀛,他曾经先后四次参加乳品业标准的讨论会。根据他的回忆:“前几次参会人数都接近百人,相关部委、奶协、知名乳品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都有代表参加。”而参加标准制定的各方都有怎样的比例呢?三次参加讨论的西部乳业协会执行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魏荣禄则向媒体说,“三分之一参会代表来自外资企业。”回忆起乳品新国标的制订过程,魏荣禄颇有些遗憾的说,“我至今也没有明白,反复讨论形成的送审稿,其中一些关键性标准,最后为什么会被推翻?”但是魏荣禄告诉媒体,“内部待议稿上显示,巴氏奶标准初稿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当时的送审稿在哪个环节发生改动,为什么改动,魏荣禄和曾寿瀛表示他们不清楚。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