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商报讯 (记者 张慧敏 高立萍) 临冬时节的“电荒”,终于让国家发改委启动了近八年以来销售电价的最大幅度上调。昨日,发改委宣布从今日起上调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其中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涨3分钱,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涨2.6分钱。居民用电未予调整,但推出居民阶梯电价指导意见。
“调整之后的电价涨幅将足够缓解目前发电企业的资金困难。”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粗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千瓦时上涨的3分钱中约有1.8分是给发电企业,今年的用电量预计为4.6万亿千瓦时,其中80%的电量由火电提供,这样下来大概有超过600亿元的资金填补火电企业缺口。
不过,华能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次上调电价也是考虑到CPI等各方面因素,涨幅并不大。如果能真正控制好煤价,效果会更好一些,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煤价不好控制。煤电联动也没实施起来。“真正效果要等到实施之后才能知道,现在还不好说。”
对于煤电矛盾,发改委的办法是宣布明年合同煤价涨幅不得超过5%。发改委称这是临时干预措施,待电煤价格在全国范围内稳定后将解除。今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持续偏快上涨,这导致火电企业不愿购煤发电,从而造成东中部和南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数据显示,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约为3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3%。
“对于煤炭价格临时干预是不得已而为之,目前部分火电业面临亏损,天气越来越冷,如果再不进行调整将没电可发,将严重影响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小平表示。事实上,煤炭企业的利润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掌握,煤炭价格的临时干预也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的结果。
分析认为,这次政策“组合拳”兼顾了煤炭、电力企业和终端用户等各方利益,可暂时缓解煤电矛盾,但实质还是行政主导的权宜之计。卓创资讯分析师唐军指出,火电企业将解决生产倒挂问题的关键归结于电价的上调,但电价上调又可能成为煤炭价格上调的借口,从而抵消电价上调带来的效果。另外,作为公共产品的电价上调,将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一系列成本上涨反应,从而再次加剧我国稍有缓解的通胀压力。
目前我国大型煤炭企业多以国企为主,煤炭价格以市场化方式运作,跟随市场行情波动。电力企业运作则由国资委计划部署,电力价格统一实行计划内调整。因此,两种不同体制间的碰撞形成了“煤电顶牛”。唐军认为,解决电企亏损的主要方法是打破国企现有垄断下的体制束缚,推进资源类产品的市场化体制改革,加速煤电联动。
与此同时,根据发改委推出的居民阶梯电价指导意见,拟实施的阶梯电价分为三档,即各省(区、市)将本地居民户均月用电量按从低到高排序,覆盖前80%用户的电量为第一档;超出第一档并覆盖前95%用户的电量为第二档;超过第二档的电量为第三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