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京百年果脯申报市级非遗 当下销售遇冷买者寥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1日 09: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北京晨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老北京人熟悉的“北京果脯”在清末民初就已驰名国内外。昨日举行的“红螺食品历史文化溯源”发布会正式发布上述研究成果。记者获悉,“北京果脯”制作技艺已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研究

  生产历史追溯至1909年

  溯源工作历时三年,由来自北京老字号协会、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多位专家组成论证小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著名民俗专家赵书昨天介绍说,通过收集“聚顺和”、“聚成永”、“三顺”、“天和”、“华达”、“永顺城”、“全德昌”等老字号史料,追溯了果脯最早起源于三国时代,佐证了北京红螺食品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09年的百年老号“聚顺和”。“这是十几位具有学术权威的专家深入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北京果脯生产历史可追溯至102年前!”

  现状

  北京人已很少买果脯

  以前,北京果脯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逢年过节的必备。“少了它就不像过年了。”大学教师吕先生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在他的记忆中,吃果脯是件奢侈的事情,“用奶奶给的几毛零花钱买一袋果脯,是用纸袋装的,有杏脯、桃脯什么的,一边走一边吃,心里特美。”

  如今,北京果脯的地位已远不及当年。记者在京城超市走访发现,不少商家为包括果脯在内的老北京食品保留了一席之地,但买的人不多。“新鲜水果那么常见,现在谁还吃这个啊。”沃尔玛建国路店工作人员表示,一个星期平均能卖出一两盒,逢年过节销量好些,“外地人回家愿意带这个当礼品,北京人反而买的很少。”

  厂家

  新品脱胎于老北京小吃

  “明年节庆市场要推10个新品,都是脱胎于原来的老北京小吃。”北京红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效华昨天告诉记者,他们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改良技术,解决了果脯加工糖分吸入慢、糖液较分散、品质不易控制及调整等问题,“休闲化、工业化、功能化,把原来只能即做即吃的老北京小食品变成能保存的休闲食品。”李效华表示,红螺食品已就“北京果脯”制作技艺提交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

  记者 肖丹

热词: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 北京果脯
  • 红螺
  • 永顺城
  • 聚顺和
  • 华达
  • 天和
  • 老北京
  • 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