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记者胡浩、颜昊)记者3日从正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六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上了解到,为研制出经济、实用、可靠、符合中国人生理特点的医疗器械,降低产品价格,我国目前正着手建设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关节产业链。
在治疗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等疾病时,经常需要采取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减轻关节疼痛、恢复关节的生理功能。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国骨科医生共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约20万例。但目前进口产品占据了我国人工关节市场的主要份额,其价格往往是国产同类产品的2至3倍。以髋关节为例,国产人工髋关节的价格约在2万元至3万元之间,而进口的则高达4万至5万元。
为扭转人工关节等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提升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我国目前已着手打造包括人工关节在内的医疗器械产业链。
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院长王岩教授介绍,今年6月,“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典型人体器官组织替代与修复用关键材料技术研发”主体项目已由科技部批准立项,这一项目将针对突破高端医用材料和制品的设计、加工、表面改性及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出20种以上符合中国人特点的人工关节、创伤和脊柱内植物等高端医疗器械。
他介绍,通过联合有创新意识的临床医生、原材料供应方以及内植物生产厂家,共同打造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链,推动人工关节、种植牙和心脏支架等产品国产化,患者经济负担有望减轻三成以上。
作为国产人工关节产业链的顾问专家,解放军309医院关节外科主任黄迅悟介绍,进口人工关节价格较高,而且大多是按照欧美人种的解剖、生理特点设计的,临床应用中存在解剖形态与亚洲人种不匹配等问题。国产人工关节如果按照亚洲人的体型特征量体裁衣,将更符合中国患者的需要。
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国产人工关节的产品质量,应密切联系设计研发和临床使用这两个关键关节,使产品经过从科研到临床,再从临床到科研的反复“磨砺”,从而提升国产人工关节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