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北京12月6日电(记者程云杰)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之际,如果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能够继全球81个国家之后,以战略的眼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努力将更具协调性,欧美对其本国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促进措施也将更具长效性。
在世贸组织所有成员中,只有中国签订的入世议定书包涵“15年市场经济地位过渡期”的条款,这意味着凡是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世贸成员国,一旦要对中国企业发起反倾销诉讼,就可利用第三国——通常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更高价格——来替代中国价格。
对中国入世的这种特殊安排,显而易见,有助于一些国家抵御来自中国的低成本制造冲击,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企业发展和就业机会的目标。中国人之所以能接受这样的安排,正是因为他们怀有坚定的改革决心以及必须要在国际化考验中提升自身实力的迫切愿望。
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平均关税水平从15.3%降到9.8%,年平均进口额达7500亿美元,累计为世界其他经济体提供了1800万个就业机会。这期间,中国还开放了WTO项下100个服务贸易部门,累积利用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有34.7万家外资企业落户中国。
过去三年,全球经济先后遭受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重创。在此背景下,相当一批跨国公司的业绩增长都不同程度得益于其在中国市场的不俗表现。
可以想象,如果十年前的中国在特殊条款面前缺乏政治远见和战略眼光,没能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中国将很难迅速成长为全球贸易大国,而世界也很难分享其经济快速成长带来的种种红利。
按照入世协议,到2016年,中国将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欧美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应该说,只是时间问题,中国人无需操之过急。然而,世易时移,在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的拖延于中国只是小碍,于欧美乃至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却是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