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1年,在市场流动性趋紧的大背景下,民间借贷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
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合法性,是正规金融的补充,应规范化阳光化。
“地下钱流”的规模究竟有多大?“游资猛虎”会带来哪些影响?民间借贷该如何纳入有效监管?
市场流动性趋紧 “地下钱流”横行
“刚从同行那里筹到70万元救急,月息5.8%,让生产线转起来再说。”谈起民间借贷,在广州从事家具生产的刘浩感觉很复杂。
刘浩告诉记者,今年从银行融资很难,他从民间渠道获得了急需的资金,但是成本很高,年息超过了60%。原材料、人工涨价,融资成本增加,企业赚钱越来越艰难了。
民间借贷并不是新鲜事,中小企业在急需资金的时候通常会找小额贷款公司或者行业拆借。今年以来,银根紧缩让很多中小企业难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渠道融资,民间融资规模扩大,成本也“水涨船高”。
据介绍,民间借贷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小额贷款公司获取资金,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有抵押物情况下,贷款月利率为2.5%至3%,无抵押贷款,月利率为6.8%至10%;二是行业之间的拆借,一般常见于大型的交易市场,通过同行介绍或者业务往来,资金需求方可以6%至12%的月息得到资金;三是各种地下钱庄,资金来源复杂,有非法集资的风险。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小强说,当企业需要融资的时候,应该去找正规金融机构。但是资金趋紧,在市场机制下,商业银行优势资源优先向大型国企、实力雄厚的企业倾斜。如果纯粹依靠市场机制,小企业较难从银行融到资金。
随着社会流动性持续偏紧,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民间融资的主要借款对象。近期由于调控趋紧,房地产商尤其是中小房地产的民间融资需求明显上升。一家房地产公司为使其开发楼盘按期施工,以月息3分向民间融资8000万元用于临时周转。
2011年,市场流动性趋紧,催生了庞大的民间借贷市场。记者在调研时了解到,当前珠三角地区“地下钱流”已形成相当规模。在此前举行的第11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多家中小企业负责人反映,在长三角、珠三角之外的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灰色融资”行为也并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