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 题:中国将在保增长中推进经济转型
中新社记者 刘育英
中央经济工作会将于近期召开,据预测,“保增长”将成为明年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也有观察家指出,尽管中国一些经济指标回落,明年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刻不容缓,中国应继续改革。
在中国的实体经济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此前曾表示,与金融危机之前相比,中国工业面临的转型升级需求更加迫切。
11月初,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立案,展开首个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的“双反”调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近年来日益增多,尤其是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中国产品倍感压力。
今年来,中国制造的窗口之一的温州的中小企业便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外部需求减少,生产成本上升,税费高居不下,转型缺乏方向,部分企业转投楼市股市高利贷,结果资金链断裂,为了躲避到期债务,数位老板“跑路”出国。
而最近北京等城市市民热议雾霾天气对健康的伤害,要求政府发布PM2.5指标,更加反映出依靠大量投入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的粗放式生产已经难以维系,转型迫在眉睫。
中国实体经济的出路在于依靠创新。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2月初在天津考察时表示,要想在应对挑战中求生存谋发展,要加快向依靠创新驱动的方向转变。
实际上,中国经济存在多方面的不平衡已成为共识,如外需和内需的不平衡,投资和消费的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增幅分别为9.7%、9.5%、9.1%,预计全年在9%上下,高于“十二五”7%的目标;投资增长预计全年在25%以上,消费增长17%左右,出口增长在15%以上。对GDP贡献最大的工业生产也有回落,但全年料在14%左右。
中国经济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平稳态势,官方亦表示这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观察家指出,中国经济增速略有回落,如利用好倒逼经济转型时机,则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提振内需方面,收入分配改革目前尚未有实质性进展,目前需要尽快推进;在价格改革方面,可趁势推进资源价格改革。
前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不久前针对工业转型的观点恰好道出发展方式转型的迫切性,他说,“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坐不住、等不得、误不起,越拖回旋余地越小、代价越大”。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期表示,在用灵活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主要注意力放到解决长期发展的问题上去。
事实上,官方正在稳步推进各项转型措施。例如,明年货币政策或将定向放松,推出结构性减税,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继续实行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压缩高铁投资,推进对外贸易的平衡等,都是此间观察家所研判的。在产业政策方面,年底前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多个“十二五”规划将出台,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的力度预计明年不会放松。
尽管欧债危机阴云密布,中国经济指标有所下滑,但中国将抓住历史机遇,持续推进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