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西航集团旗下发动机资产是原本打算注入航空动力的四部分资产中最分散的,此次股权转入再下一城
理财周报见习记者 田小蕾/文
“这是在为航空动力发动机板块借壳整体上市做铺垫。”方正证券军工行业研究员朱海涛表示。
11月29日,航空动力一纸《关于控股股东无偿转让股权完成的提示性公告》,让投资者对上个月戛然而止的重组重燃希望。
该公告称航空动力的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已将其所持西航集团83.47%的股权无偿划转至中航发动机控股。至此,中航发动机控股持有西航集团83.47%的股权,成为航空动力的间接控股股东,中航工业集团仍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
转让股权整合唯一分散资产
12月8日下午两点,理财周报记者致电航空动力,其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重组尚无任何新进展,目前也无重启打算,母公司转让股权的目的是为了做实发动机板块。
尽管公司并不承认两者的关联性,但朱海涛指出此次中航工业集团无偿转让股权与重组密不可分,“母公司将分散在西航集团的与航空发动机有关的资产整合到中航发动机控股一家上来,使之成为航空控股的间接控股股东,以便于日后在借壳时更容易梳理股权关系、组织架构。”他说。
去年8月23日,航空动力历经一年的深思熟虑,终于抛出重组预案,宣布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为中航工业集团、西航集团、黎阳公司、华融资产和东方资产用于认购本公司本次发行股份的航空发动机相关资产,即西航集团拥有的与航空发动机业务有关的资产和负债、南方公司100%股权、黎阳航空动力100%股权和三叶公司80%股权,涉及资产40亿。
由此可见,原本打算注入航空动力的四部分资产,只有西航集团旗下与发动机业务有关的资产和负债是分散的,其余均已归到专业化的公司中。
而根据6月22日中航工业集团下发的《关于将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股权无偿划转至中航发动机控股有限公司的批复》,中航发动机控股公司接下来还将接手成发集团公司52.85%股权、西控公司100%股权、北京长空100%股权。
“这就好比把分散的货物放进一个篮子里,到时候付账时更快、更清晰、更方便。”深圳某券商军工行业一名真姓的分析师给理财周报记者打了个比方。
航空动力:
中航集团发动机整合平台
这次大股东股权转让重新厘定航空发动机资产的股权关系,被看作是中航工业集团将要重启航空动力重组的一个明确信号。
事实上,投资者追捧航空动力重组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08年国资委要求央企逐步整体上市时,中航工业便作出了未来要将南方航空工业、贵州黎明、三叶公司和贵航发动机设计研究院注入航空动力的承诺,虽然重组进程在今年年中曾经中止,但合适时机重启重组事宜仍然被广泛期待。
哪怕在航空动力这只股票中潜伏的时间更长一点,仍有不少机构情愿为之埋单。资料显示,2010年航空动力的营业收入为60亿元,而控股股东曾经承诺注入的南方公司2009年销售20亿元,净利润5341万元;贵阳黎明2009年销售13亿元,净利润2300万元;三叶公司2009年销售6645万元,净利润1645万元。
这几家具有明确注入预期的发动机资产,2009年合计收入34亿元,合计净利润9286万元。两项数字都占到航空动力2009年营收和净利润的一半以上,几乎相当于再造一家航空动力。
而中航工业旗下更多的发动机资产,虽然尚未明确以后要注入航空动力,但根据国外发动机公司的发展历史和国资委整体上市的有关要求,沈阳黎明等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也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据东方证券军工行业研究员王天一的研究,全球来看,航空发动机产业是高度垄断的行业,美国的航空发动机企业只有GE和普惠两家公司,英国的航空发动机企业只有罗罗公司,俄罗斯的两大航空发动机企业为礼炮航空发动机联合体和留里卡-土星航空发动机联合体。航空发动机行业属于国家战略行业,其高度垄断,有利于资源的集中利用,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开发。
由于中国所有发动机资产都在中航工业集团旗下,航空动力又是中航工业集团指定的航空发动机整机相关业务唯一上市平台。所以沈阳黎明等资产注入航空动力指日可待。
而沈阳黎明作为我国大中型航空喷气式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摇篮”,2010年销售收入已经突破百亿元,一旦注入航空动力,对上市公司更加是如虎添翼。
一旦资产注入进程重启,航空动力复制中航精机连拉13个涨停的走势并非难事。
重组有望在两年内启动
虽然分析师们一致认为重组是大概率事件,只是时间问题,但10月28日一纸重组中止令还是挫败了投资者的信心。11月29日一开盘,航空动力便以13元的价格跳空低开,较前一日收盘价下跌6%,机构也夺路而逃,市值瞬间蒸发了15亿元。
针对重组中止,航空动力给出的解释是公司未能获得国防工业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航空动力之所以会倒在国防工业主管部门面前,朱海涛认为主要是由于核心保密军品的梳理存在瑕疵,今后做好军品和民品的梳理是重组重启的关键。
而据瑞富财富管理中心分析,科工局与中航集团的分歧主要在于如何实施整体上市效果更好,是按中航原计划分步走进行三次增发的方案,还是按科工局希望一步到位整体上市,甚至是将航天发动机中航中独立出来的方案。
通过调研,朱海涛给航空动力重组做了一份时间表:2年内,一是将此次重组失败的资产完成注入,二是启动沈阳黎明的资产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