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李克:高能耗牵制了中国经济的成长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2日 19: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广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中国入市十周年,经济得与失,有哪些值得思考?在日本专家的眼中,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这十年,又有那些瓶颈是值得我们注意和突破的?知名财经专家李克在日本为您介绍中国入世界十年的得与失。

  李克:可能很多朋友也注意到了,这个星期是中国入世十周年的纪念,对过去十年,入世十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做怎么样的判断?当然我们首先要承认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很强劲,成绩也是很大的,特别是今年超过日本已经是变成全球GDP总量第二大的国家,所以成绩方面还是令人鼓舞,还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为我们来说,可能更多的应该看到入世十年背后的一些包含的问题,或者更准确的说,在中国未来的5-10年我们该怎么样发展的问题。今年6月份在宁波的中国开放论上,我曾经给大家做过一个很简单的总结。我说,作为入世十年来看从GDP的增长可以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打80分,但是如果说从环境的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的话,可能很勉强的只能打60-65分了。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判断?实际上作为中国入世的发展,我觉得最大的成就就是把整个中国的经济纳入到全球的产业分工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当中。换句话说,跟90年代之前相比,2000年以后的十年中国经济变成世界经济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不是零零散散的跟国际某些行业或者某些企业打交道或者接轨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为什么在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一个很快速的增长势头,这是跟中国加入世贸WTO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但是我们经常说,很多问题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中国入世十年当中,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把这个制作业大国或者是世界工厂模式上升成了国家战略,很多的问题也就是由于战略的推演所导致出来的。其实在早期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跟外国企业通过代工,通过OEM的方式进行合作,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在过程当中也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能够达到熟悉国际标准,达到国际标准,包括很多中国企业从90年代后期开始纷纷寻求IFO认定,也是为了顺应需要所做的事情。

  但是一旦把这方面的工作或者经济发展眼睛仅仅盯到GDP增长或者贸易额的增长这方面来讲,看起来最近十年我们的GDP增长速度非常引人注目,贸易额增长速度也非常快,但可惜的是不赚钱。换句话说,我们把我们的生产和经济活动更多的是专著于或者是放大到世界工厂或者说制造的环节,而把产业留存当中的产品设计、物流包括产品营销、研发和品牌这方面的环节拱手让出或者更多的由欧美国家或者日本的企业所控制,我们变成了一种很被动的为人打工的情况。

  而恰恰正是因为这种做法,使得我们很多的产品利润的大头经常是90%-95%的部分是由这些国外企业拿走,而我们只能留很小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导致了虽然我们大家看到中国的发展很快,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作为经济增长的成果来讲,大家并没有相对应的享受到。可以用很多数字来表现,当中只举一个小的例子,比方说拿中国和日本作对比,日本从50年代到70年代大概有20多年的时间也是保持了比较高速的增长,大约7%-8%,跟中国30年当中的增长情况很相似,但是在同样的时期中,他们的人均GDP增长有将近25倍,而我们只增长了10倍。

热词:

  • 李克
  • 中国的发展
  • 经济活动
  • 交易实况
  • 代工
  • 经济增长速度
  • OEM
  • GDP增长
  • 贸易额
  • I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