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评论:中等收入者增加关键在分配改革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5日 07: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京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还是要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让更多的低收入人群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

  昨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会议提出,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一般而言,中等收入者是消费主体,但这些年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增长缓慢,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消费的有效扩大。此次会议,把“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放在如此突出的位置,确实并不多见,也切中了当下社会治理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点。

  有学术机构测算,若以收入等组合标准来测算,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约为2.4亿人,约占23%;若以每人每天消费10-100美元为标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只有1.5亿-1.6亿人,约占12%。此前财政部则称,个税起征点上调到3500元之后,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而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有相当一批中等收入者在老人赡养、子女教育、高房贷等压力下,沦为“伪中产”。

  显然,这不但说明,现在中等收入人群数量少且脆弱,而且对中等收入者的界定,还很模糊,也有一些不太科学的地方。有关方面首先应该对中等收入者的范围,做出相对清晰的界定,尤其需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认定标准。

  当然,“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还是要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让更多的低收入人群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从现实需求看,在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方面,未来几年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拿出真正的实招:

  一是大规模减税,鼓励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使更多的人成为创业者。这既是提高低收入者比重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新的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手段。本次会议确定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需要加大实施力度,最好能达到3000亿-5000亿元的规模。

  二是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中等收入者来说,最重的负担莫过于高房贷,因此,缓解这部分人的这个负担,减少高房贷带来的消费挤出效应,无疑将有效刺激消费。

  三是进一步提高社会和医疗保障水平。现在,一场大病往往就会让一个中产之家陷入贫困,而大病救助恰恰是现在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弱点。这需要各级政府继续加大社保投入,扩大大病医疗救助范围。

  四是促进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低收入者跻身中等收入行列。目前绝大多数农民还处于相对低收的状态,大大制约了整体消费的提振。改变这一状态,除了加快城市化,更重要的是加快以农民土地权利保护为重点的财产权制度建设,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等财产性收入。

  不过,所有这些“实招”,都涉及机制改革,都需要政府拿出决心和勇气,更多地让利于民、藏富于民,需要尽快实现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发展导向的转变,由此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奠定基础。

热词:

  • 中等收入者比重
  • 中等收入群体
  • 房贷
  • 结构性减税
  • 收入分配
  • 挤出效应
  • 扩大内需
  • 藏富于民
  • 一线城市
  • 中央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