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报道,在股市刚刚有点起色,新股发行仍然在继续的时候,国际板又开始虎视眈眈,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说,A股的国际板目前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并且随时可能推出,对此股民意见纷纷,认为似乎国际板凝结了太多的利益诉求。据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国际板必定将会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但是有分析称,目前即使是存量快速增加的香港市场,人民币存量目前也不到一万亿元,不足以支持人民币IPO的全面推行。在海外人民币存量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开设国际板只能吸引外国公司在国际板的IPO,却无法吸引足够的外国投资者的进入,这将会对A股市场形成巨大的分流压力。
职业投资者皮海洲认为,一百年后推出国际板也不算晚,而经济学家谢国忠则说,中国股市应该尽快启动国际板,那么目前究竟是不是A股推出国际板的时期?各方围绕国际板的争论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来听本周金融观察评论员任伟礼的观察。
任伟礼:各方的争论主要是推出的时机和条件问题,时机和条件不成熟的话,仓促上马煮成夹生饭难免就会留下后患,国际板的出炉理应是顺产而非剖腹产。所谓顺产是果熟蒂落,水到渠成,不仅仅是规则的制定,技术和监管的准备,更需要市场发育的充分条件,市场经济强调自然演进,一切应顺其自然,不可以一味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履行证监会针对上市公司分红,发行审核体制、股市扩容、资本市场诚信争议颇多的问题,都推出了专门的应对措施,媒体称之为“郭四条”,又有所谓六举措,但六举措当中也并未包括国际板,说明监管层对市场建设的安排还是有步骤有方法的,而此时此刻横生枝节,没事找事使国际板成为问题,成为利空其实是有搅局的嫌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