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CITI BANK是美国花旗银行的英文名字。
记者以前在印尼工作期间,都在花旗银行开户办卡,认为国际知名大银行一定是方便、服务好。公平讲,当时该银行的服务确实不错。
这次重返印尼遇上的“优质服务”,却让记者哭笑不得。
记得记者2006年12月任满回国前,销户销卡,将所有银行业务全部结束。可当我今年6月住进原来的公寓,居然又收到花旗银行寄来的对账单。据前任讲,从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这种对账单每月一次,从未间断过,而且在对账单最下面一栏中,每次都记录着同一个数字:1872 RUPIAH(1872印尼盾,约合人民币2.2元)。也就是说,在此期间,花旗银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一共给记者这个早就不存在的客户寄出了53份需要成本支出的对账单。
对此,记者不解、郁闷、好奇,于是找出相关电话号码,满腔热情地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不知道,不清楚,怎么会这样呢,我会将你的意见转告有关部门,谢谢你的关心,谢谢你的善意……”每次对方的回答不尽相同,但语气和态度始终是友好客气的。
几轮电话下来有点口干舌燥,可心里为自己在国外做了一件善事、当了一回雷锋而爽快无比。谁料到一个月后,同样的对账单又塞进了记者的邮箱。于是又在不解、郁闷和好奇中拿起了电话……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第3个月后的某天,记者从邮箱中又取出一份来自花旗银行的信,对账单最下面的一栏中,还是那个熟悉的数字:1872。于是,记者在接近崩溃的思维中又一次拿起电话……
遗憾的是,这个故事没有结果,因为记者搬家了。记者也感谢这个遗憾,实在太怕再次面对那张对账单。
这次来印尼,记者也曾去过花旗银行的中心营业部,门可罗雀、经营萧条的景象,与那张“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对账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遗憾之余记者在想,这种可笑得近乎荒唐的小事情,为什么会出在一家国际知名大银行的身上呢?
百思不得其解,记者实在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