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房价回归 谁接下一棒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2日 10: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钱江晚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楼市降价消息不断,杭城一处地段还算不错的楼盘,开盘时打出了起价1万5,均价1万7千多的“震撼”价,据说把该地块的楼价生生揿下了15个百分点以上。尽管这个价格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仍然“漫步云端”,但开发商似乎已经拿出了足够的诚意——相比拿地时1万2的楼面价,现在的开盘价确实近乎成本价。

  这么一看,开发商似乎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房价已经降到位了,前几天潘石屹就是这么认为的。但房价真的算是回归了吗?众所周知房价的构成中,建筑成本及各项税费算是固定成本降无可降,在严酷的市场现实下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也在无奈地褪去了重重暴利,利润率趋向合理(现阶段甚至只求有微利或保本经营),甚至不得不亏本甩卖,但地价呢?要知道,地价是房价中的大头,在一些城市,地价在房价中已占了半壁江山甚至更高。

  地价不回归,房价怎么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如果楼面价就达到12000,要让房价“平易近人”除非让开发商破产。最近关于土地流拍或底价拍卖的新闻不断,如济南11块地流拍了9处,成都5块地流拍两处,地价比之“地王”频出最疯狂的时候确实降了不少,但另一方面,这一现象本身也透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这个底价就是真正的底价吗,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这个底价合理吗?频频流拍其实已是市场给出的最清晰不过的答案,显然,在开发商大呼过冬时,一些地方政府是把底价当成心理底线的,低了不卖,爱咋咋滴,对市场视而不见。

  这并不奇怪。中国的土地拍卖制度,从诞生伊始即有着行政和垄断的双重属性。这两者中居其一,就有足够的资本傲慢了,两者兼具更可无畏无惧笑傲江湖。号称市场化的土地拍卖制度,其实是纯粹的卖方市场,把握着土地资源的垄断经营,市场哪有资本和他讨价还价?大家顶多一拍两散,于我又有何损?

  或许还有更可怕的一种思维——既然流拍频频,那么我自然可以放缓推地速度,造成供给不足,从而出现“以量换价”的实际效应。限购令限住了“需求”,但地方政府同样可以掐住供给的命门,在土地供给不足的前提下,有限的房源也会造成成交火爆的繁荣假象——欲望的大门一旦开启从来就不是能轻易合上的,品尝了这么多年土地财政的甘美,一些人或部门会舍得放弃唾手可得的利益主动降低身价吗?肯定很难。

  于是,房价回归在现实语境下就成了一个很意味深长的词汇。国际标准的家庭年收入6-10倍可买一套房,本来可以做为中国房价是否回归合理的一根标尺,却被诸多的“国情”给否定了,更有人荒诞地提出,计算房价应该把所有的房源都放上去,比如经适房、保障房、自建房等等,这么一算我们的房价真是低的可以,房价绝对合理,根本不存在需要回归的问题。而成都、佛山前段时间都尝试了“松限令”,理由也是房价已经回归了。真的回归了吗?回归到何处了?不知道接下去还会不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跳出来,嚷着回归了回归了然后理直气壮地与中央政策对着干。

  仅靠一份限购令,未必能让房价回归。当开发商已经放下身段时,谁来接过房价回归的下一棒?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吧。怕就怕一些地方政府不仅不发力,还变着法子想保住高地价,把轰轰烈烈的调控演变成一场暴利盛宴的中场休息。

热词:

  • 房价
  • 楼面价
  • 地价
  • 开发商
  • 流拍
  • 回归
  • 需求
  • 地王
  • 国情
  • 房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