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金融时报:欧元贬值对欧洲有利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2日 10: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国际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英国《金融时报》12月22日发表文章《欧元贬值对欧洲有利》,主要内容如下:

欧元纸币(资料图)

  要减少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的巨额经常账户赤字,既无需压低这些国家的收入水平,也无需要求德国采取具有通胀效应的扩大内需措施。关键在于扩大这些贸易逆差国对欧元区以外地区的净出口。

  这种经常账户失衡是欧元区17国采用单一货币的后果。假如这些国家拥有汇率可自由变动的本币,那么正常的市场压力将推动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的货币相对德国货币贬值,从而刺激前三个国家的出口并减少它们的进口,德国的贸易顺差也会收窄。

  大体上来说,设计欧元的政治家们并没有考虑过未来的经常账户失衡问题或其他经济问题。他们希望把欧元作为加快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虽然各国加入欧元区时它们本币相对欧元的转换汇率是经过协商的(目的是避免在一开始造成贸易失衡),但是后来各国的工资增长率各不相同,这势必导致贸易失衡。那些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政治家和官员相信,单一货币将导致各国生产率增长速度趋同,从而化解这个问题。

  然而,趋同情况显然并未出现。德国的生产率增长远快于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德国还对工资增长设置了限制。在这两个因素作用下,自欧元启动以来,德国贸易部门劳动力成本的增长,比生产率增长较慢的国家低了30%左右。结果,德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则背负着占GDP约3.5%的经常账户赤字。

  贸易逆差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和官员认为,德国应当采取扩张政策、扩大对他们的产品的需求,同时允许工资加快增长、以削弱其贸易优势。对于这种建议,德国自然不予采纳。

  德国官员和欧洲央行(ECB)认为,贸易逆差国需要实行“内部贬值”,即削减工资、降低物价,以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虽然相关估计数字存在差异,但许多人认为,做到这一点需要将工资削减30%,之后的工资增长也要永远慢于德国。这意味着,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贸易逆差国的失业率将居高不下,GDP将持续下滑。这种策略从经济上来说是浪费,从政治上来说则是危险的。

  还有一种建议是,贸易逆差国应当减少消费支出,因为一个国家的经常账户余额等于国民储蓄与投资之差。然而,减少消费支出只会导致GDP下滑,除非与此同时本币汇率也在下降、令出口得到提振——而这在欧元区内部是办不到的。

  因此,我想到了这个办法,它可以缩减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的经常账户赤字,而无需它们实行紧缩措施或者内部贬值,也不必要求德国采取扩张性政策。解决之道就在于压低欧元的币值,使这些国家对欧元区以外国家的贸易收支情况得到改善。

  按贸易加权汇率计算,欧元自2010年初以来已贬值了12%。从基本面因素来说,欧元相对美元最终应该升值。然而,人们对欧元及更广泛意义上的欧洲经济的担忧,已导致欧元相对美元在最近半年里贬值了10%。

  假如欧元的贸易加权汇率进一步下滑,就会推升所有欧元区国家的出口,来自区外的进口也会出现下降。具体来说,欧元贬值对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有利,因为这些国家大约一半的进出口发生在与欧元区以外的国家之间。德国贸易顺差将会扩大,从而让该国有机会扩大金融或实体经济领域的对外投资,或者增加国内消费。

  至于欧元要再下跌多少才能消除当前的经常账户赤字,这一点目前仍不得而知,但按贸易加权汇率来计算,欧元很可能需要再贬值20%以上。这样的话,欧元兑美元汇率应该降到欧元问世时的1欧元兑1.18美元以下。

  有什么因素可导致欧元出现如此大幅的下跌?单凭近期的走势就有可能达成这种效果。欧洲央行增加欧元供应量、以解决信贷及银行业问题的做法,也可能有此作用。就连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 德拉吉(Mario Draghi)表示不担心欧元贬值的声明也可能促使金融市场推动欧元走低。

  要想永久性地消除欧元区内部生产率趋势的差异,不能靠欧元贬值。但在欧元基本面恢复健康之前,这种办法会让相关国家有时间提高生产率的增长。如果这些国家的生产率增长没有出现相对提速,那么(就像我们今天所知的那样)除了终结欧元区之外大概别无选择。(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马丁 费尔德斯坦)

热词:

  • 欧洲央行
  • 欧洲经济
  • 欧元启动
  • 外媒
  • 欧元兑美元
  • 欧元纸币
  • 经常账户
  • 贸易失衡
  • 贸易逆差
  • 金融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