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无内不稳、无外不强。如果不能确保在国内市场的稳固地位,你就不能到国际市场上去真正做强
入世让在家电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也具备了国际竞争力,这是入世带给我们一个最大的好处。海尔也受益匪浅。刚入世时心态非常重要,当时有人说,国外大品牌要进来,我们是不是要主攻农村市场?但我觉得,国外大品牌的思路就是赢家通吃,不可能到中国来只是到大城市,肯定全国市场它都要拿去。所以当时海尔对媒体发表的言论就是,既然它们进来了就是狼,要与狼共舞,我们首先也要成为狼,至少要有这种与狼竞争的心态。
入世10年,对白电现在应该是个机遇,海尔怎样才能成为世界白电领域最领先的品牌?这是我们的目标。现在全球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过去想吸引国外一流人才非常困难,但现在他不一定非要加入海尔,和海尔合作就可以了。在开放的平台上整合全球一流资源,就可以为海尔创造全球一流的竞争力奠定非常好的基础。
根据欧睿咨询的数据,海尔已经成为全球白电的第一品牌,但这只不过是量上的第一,并不代表我们一定是在全球各地都受消费者欢迎,这个距离还非常大。而且我们在销量上也和第二名没有多大的差距。如果海尔不能真正在全世界各地都成为一个知名品牌,很快也会跌下来。
回想十年前也就是中国刚加入WTO时,中国的白电竞争力非常弱、很小。可以归结为两个“低”:一个是集中度低,一个是外向度低。当时全国有几千家家电企业,但每一家都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以冰箱为例,全国当时产量有1400多万台,但还不及全球最大家电厂商的冰箱产量。另外竞争力也很弱,2001年时全国家电上市公司一共22家,其中8家巨亏,行业总亏损额28亿多,造成了当年家电板块整体亏损。在外向度方面,当年全年的中国家电出口一共不到70亿美金,而且基本上都是给外国厂商贴牌代工。当时海尔以自有品牌出口,但量也不是太大。
打个比方说,相当于我们是小学生,马上要面对闯进来的大学生甚至博士的竞争,那不是一个数量等级。当时有很多同行跟我说,我们将来能在国内喝汤就不错了,不可能到国外去啃骨头。也就是说很难走出去,而人家要进来的话就会压缩我们的生存空间,这就是当时的一个处境。
无内不稳、无外不强。从国内市场来讲,外国品牌对我们造成很大竞争压力,但我们也有优势,也就是卖服务,根据消费者需求来开发产品,毕竟我们比国外对手更熟悉中国消费者。另外就是建立强大的服务和物流配送网络。如果不能确保在国内市场的稳固地位,你就不能到国际市场上去真正做强。
展望未来,中国家电品牌一是要利用好互联网的机遇,二是成为标准的制定者,抢占创新的制高点。标准一直是中国企业的大软肋,一到国际市场上去人家拿标准一卡就把你卡住了,到现在为止,海尔申请到的国际标准已经有70多项,是中国企业当中最多的,这个非常关键。三是要成为引领潮流的品牌。过去我们老是跟着人家往前走,现在你要成为头雁,要走在前面,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名牌。我们现在离真正做到还有一定距离,但是某些产品已经做到了,比如法式对开门冰箱,一些国际著名品牌也在模仿我们,它成为了一个世界潮流,如果有更多的产品能引领潮流,到那个时候海尔就真正引领这个行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