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从消息面来看。人民日报再次撰文揭示大盘持续走跌下的中国股民。证监会于12 月21 日晚间批出首批RQFII 试点机构。易方达、博时、南方、华夏、华安、大成、汇添富、海富通、嘉实等9 家基金已接获证监会通知。根据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16 日发布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初期额度约200 亿元人民币,并规定投资于股票及股票类基金的资金不超过募集规模的20%,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的资金不少于募集规模的80%。近期的政策层面已经表现出维稳股市的一些意图。并试图通过寻找增量资金对冲持续扩容对A 股资金层面的损耗。但目前来看,RQFII 能够带来的增量资金十分有限,仅有40 亿。
短期A 股流动性供需矛盾主要来自三个层面:(一)货币政策层面虽然已“紧”到顶点,开始逐渐向宽松调整,但调整的力度远远不够。中国微观层面企业的流动性需求目前尚未明显减弱,导致全社会的流动性依旧趋紧,难以向股市“溢出”。(二)私人部分流动性需求紧张可能来自于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的去杠杆化。2009-2010 两年中国资产市场出现了轮动式的资产价格泡沫。我们怀疑这种泡沫化与私人部门在信贷宽松期强劲的增杠杆相关。那么在货币紧缩期,企业或个人随着自身资产的贬值、资产变现能力减弱,对负债压力的感受越来越大。那么就可能推进私人部门对资金的需求更加强烈,反复在抛售资产变现和寻找中短期融资方面周旋。(三)随着资产市场的“潮水退却”,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逐渐恶化,银行信用扩张能力的下降。那么为了补充资本金,银行存在再融资的需求。因此,A 股如果能够构成转机的必要条件是货币供应量更大力度的扩张,具体应表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持续下调和全社会融资成本的系统性下移。目前来看,货币政策的调整还远没有达到流动性向权益类资产溢出的环境。而私人部门和银行是否会存在一次资产负债表的衰退仍然是目前无法判断的最大风险。
未来3 个月内,关注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再融资情况。预计这将是随后一个季度流动性供需矛盾的关键。(长城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