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2011年:五个关键词看央企角色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6日 11: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1年,与央企相关的热点词很多。根据央企备受关注的热点事件,我们选择了利润分配、社会责任、“走出去”、能源、高铁这5个关键词,试图通过这些关键词,看清央企的角色。

  央企的角色始终是个矛盾共同体:它既有世界500强榜单上耀眼的数字,又有刺痛人们心理底线的高额福利;既是活跃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柱企业,又是令人仰望犹觉辛苦的“高大全”;既是对社会贡献巨大的财政收入大户,又是不好打交道的“大财主”……

  首先,作为经济财富的创造者,央企利润总额高、员工人数众多、涉足领域广泛……与央企相关的数字往往能够证明发展规模,却无法说明发展质量。企业活力欠佳、发展模式粗放、员工能动性较低等多重短板,仍旧牵绊着央企前进的步伐。

  不久前,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半月谈》访谈时就曾表示:央企的利润总额并不能反映企业实际获得的财富。报道称,在扣除了所得税、少数股东获益、扩大生产经营等一系列支出后,央企平均可支配利润额大致为总利润的四分之一。这组数据再次说明,在华丽的利润总额背后,是并不宽裕的利润空间。

  在全球经济普遍看好的形势下,简单的并购、扩张操作,能够使企业迅速获得利润增长。但当世界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出口环境恶化、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堆叠下,“规模优势”已经逐渐丧失。如果不以技术创新、市场化改革等新鲜元素为这个庞大经济体注入新动力,前行的脚步难免继续放缓。

  其次,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守护者,央企最大的社会责任之一就是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以目前其日渐加快的海外投资行为来看,央企的表现很难令人满意。今年以来,针对利比亚、缅甸、沙特等多国的投资计划一再失利,更加印证了公众对其投资能力的不信任。

  投资中遭遇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当一次次起因雷同、结果相似的挫败出现时,央企确实需要反思自身投资心态和责任意识。目前,由于“谁决策谁负责”的投资规则仍未完全落实,一些企业决策人毫无后顾之忧。“拍脑袋”、“灵光一现”式的投资态度实则反映了决策者缺乏预见性、风险意识、责任意识等多重问题。

  此外,“红利分配”也是弥漫在公众心中不散的阴云。

  据去年年底公布的《关于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自2011年起,除中储棉和中储粮免交国有资本收益,其余央企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均上调5%。至此,三类央企红利上缴比例已依次升至15%、10%和5%。这是一种进步。但矛盾现象仍旧存在:一边是一些央企哭哭啼啼叫喊着利润缩水、生存压力巨大、寻求财政补贴;一边又是频频曝出的天价酒、天价灯、高额年终奖等各种令人无奈的事实。

  公众自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央企究竟是在咬紧牙关过苦日子,还是为自身寻找一个舒适的落点,公众心中都有一本账。

  过去的一年,与央企热点事件相伴的还有“走出去”战略、能源战略及高铁发展建设。通过这些关键词,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央企责任的重大,它们不仅担负企业的责任,也担负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

  本报记者 骆沙

热词:

  • 央企
  • 中储棉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 拍脑袋
  • 高大全
  • 规模优势
  • 走出去
  • 半月谈
  • 责任意识
  • 国资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