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资料图: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中新网12月27日电 香港《文汇报》26日刊文说,中国粮食总产实现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粮食八连增为管理通胀预期、稳定全年物价总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中国并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不够等挑战依然严峻。中国已做出中长期战略规划,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文章摘编如下:
今冬的第一场雪之际,国家统计局传来更大的喜讯: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及大量农业生产要素流出农业和农村后,中国粮食总产实现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粮食八连增为管理通胀预期、稳定全年物价总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中国并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不够等挑战依然严峻。中国已做出中长期战略规划,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去冬今春,初雪在整整迟到了一百天之后悄然而至,韩长赋在上班途中即兴赋诗一首:最喜瑞雪兆丰年,今冬迟来一百天,抗旱浇麦人努力,天道酬勤大自然。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当日,韩长赋对裹着一身风雪的文汇报记者连说,“今天是个好日子”。他并指出,今年粮食生产先后遭遇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长江流域旱涝急转、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依然实现了高基数上的粮食总产八连增。
对中国这个拥有的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每天13亿人都要张嘴吃饭,不能饿肚子。韩长赋强调,以中国庞大的人口需求,即使全世界的贸易量全部卖给中国也不够吃,必须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也就是说,中国人的饭碗必须要端在自己手里。
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工业用途拓展,对粮食的需求将呈刚性增长态势,对粮食的品种质量结构和区域结构亦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国并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依然存在。
韩长赋指出,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而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基本解决。当然,中国农业也要面向两个市场,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只能择机适当进口、进行品种调剂,决不能依赖进口,中国要努力保持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品种自给率在95%,以保持国内供需的基本平衡。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对中长期国家粮食安全已做出规划。韩长赋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粮食生产要确保95%以上的自给率,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等重大战略规划为抓手,严格保护耕地守住18亿亩红线,并加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优化品种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努力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
如今我为百户长:来自基层关注农民工
来自基层,看重基层,被誉为“三农之子”的韩长赋曾在履新农业部部长时写下一首七言:“九州岛岛拓荒赞炎黄,千年耕织盼小康。而今我为百户长,从此为民奔钱粮。”如今,韩长赋已经走遍全国一半以上的县以及三分之二的地市州,他认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是最大的危险,只有深入基层和农民群众,才能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农民的真实想法和愿望,真正实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此前,农业部的“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共组织113名干部进行历时一个月的驻乡驻村调查,以了解农情、锤炼作风、促进春耕、推动落实。今年8月,农业部又组织50名机关青年干部到基层开展“接地气、察民情”实践锻炼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驻点新疆的干部讲到,新疆农民西红柿卖不出去,交售队伍一排就是一两天,夏天毒辣的日头下,西红柿的筐压得汁都流了出来,他觉得流出来的红水不是西红柿汁而是农民的血汗。
韩长赋认为,如果不是在农村生活过,这种感情和心情是不会有的。对此,韩长赋对机关干部下基层总结为:干部下去了,感情上来了;干部下去了,作风上来了;干部下去了,工作上来了;干部下去了,素质上来了。
韩长赋表示,农业上的很多经验、做法都来自基层,来自农民,而农业部门距离农民最近,为农民服务最具体,与农民打交道最直接。
让农民工安居乐业“有尊严地生活”
韩长赋认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中国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农民工市民化要做到就业无障碍、生计有保障、权利要平等,公共服务全覆盖,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再被称为“农民工”,才能真正安居乐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考虑到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特点,在农民工的城乡双向流动中,从城市流回去的数量将会大为减少,从农村净流出的速度将会明显加快,农民工成为新市民以及中国基本完成城镇化的进程有可能加快。因此,需在宏观决策、工作部署、政策积累上做出相应准备。
兔年两场雪 见证胡温首重农业
专访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当日,恰逢北京今冬第一场雪。见面伊始,“雪”成为宾主双方的寒暄话题,韩长赋兴致盎然:“今天来和我聊农业问题正逢其时,今天是个好日子!俗话说‘小麦盖层被,抱着馒头睡’,今年雪来得早,去年雪迟来一百天,你们今天带来一场雪,也给我们明年的夏粮丰收带来好兆头。如果说什么最重要,那就是粮食,粮猪安天下!”
也许因为是农业部长,韩长赋对节气十分敏感,二十四节气表,韩长赋倒背如流。这是执掌泱泱大国农业工作所必需,也是一个从基层“百户长”干起来的“三农”专家挥不去的情怀。
中国粮食安全,全球瞩目。去年冬天的第一场雪迟迟不下,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警华北大旱粮食减产,粮价推高CPI令海内外无不担忧。兔尾时节,韩长赋舒了一口气,百价之基的粮价稳定,兔年粮食超万亿斤已成定局。他心里惦记的是龙年夏粮:“目前,冬小麦播了3亿4千万亩,比去年增加约75万亩。今年秋墒好、播种质量高,雪让我们更有信心,也感到压力更大,因为饭要天天吃,庄稼要年年种,粮食安全要长期保!”
兔年一忧一喜两场雪之间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粮食超万亿斤八连增,原因何在?韩长赋扳手指数出实现八连增的五条经验:中央政策给力,农业科技到位,防灾抗灾有效,各方合力推进,粮食价格拉动。
谈到政策给力,韩长赋说,中央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连续多年一号文件都是强农惠农富农,兔年更是狠抓政策落实。韩长赋透露兔年前后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支农内情:“虎年国务院最后一个常务会议讨论的是粮食生产与抗灾,兔年第一个常务会议研究的又是夏粮生产与抗旱浇麦。每一次都有真金白银,两次会议增加了100多亿投入,包括给农民抗旱浇麦的补贴,弱苗追肥的补贴,干旱地区地膜覆盖的补贴,都由中央财政支付。”
兔年第一场雪更牵动着胡、温等国家领导人的心。韩长赋透露,去年一个冬天没有下雪,华北大旱告急,中央领导带头下乡抗旱,当时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春节期间都去麦田看抗旱。正月初五,韩长赋赶赴河北和山东等地,查看令人忧心的小麦旱情,然而,整个春节始终未下一片雪。正月初七,春节后一上班,国务院第一个会议即讨论抗旱浇麦保夏粮,同日下午,农业部随即召开抗旱促春管视频会,进一步贯彻部署。
韩长赋回忆他见到第一场雪时的情景,“初八下雪了,早上起来拉开窗帘,那种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跟农民的心情完全一样!我在上班的路上琢磨,写了一首诗,还没到单位就发给单位同事,‘最喜瑞雪兆丰年,今冬迟来一百天。抗旱浇麦人努力,天道酬勤大自然。’”
评价中国农业,既要看中国人饭碗满不满,又要看农民荷包实不实。韩长赋对农民的荷包分外重视,他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种粮有没有积极性,老乡的收入有没有增长,都是农业部要抓的头等大事”。
韩长赋上任伊始立下军令状:即千方百计保持粮食稳定发展,总产量在一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增幅在7%以上。他欣慰地说:“这两年,两个千方百计都已经实现了!”
韩长赋爱好:面壁图索与实地探查
进入韩长赋部长办公室,陈列简朴,办公桌前方墙上的中国地图电子滚动屏分外醒目,从中国行政图、地形图到水稻、小麦与玉米、大豆主产区分布图,一年四季中国农业变迁大势尽收眼底。工作人员透露,这个电子滚动地图是部长两年前到任农业部时的“发明”。问及部长业余爱好,韩长赋笑言:“我到每个地方,都对了解当地的公路走向和河流分布非常感兴趣”。而这些亦与农业有关。
此前,在内蒙古开牧区工作会议时,韩长赋在飞机上看到地表河流九曲回肠、纵横交错,午饭后没有休息而是找来一辆吉普车,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找到海拉尔河与伊敏河交汇入口。事实上,每次下基层前,韩长赋都会“按图索骥”了解当地的地理农情。他说,“按图索骥”与实地探查应该是并行的,只站在田间地头很难胸怀全局,而站在地图前虽能放眼全球,但心里却不踏实。
韩长赋任职吉林时特别重视汽车工业,他以此为例指出,搞农业显然与汽车行业不同,中国地跨多个气候带,各地的农业特点相差悬殊,要掌握中国的农业,必须真正深入各地才能对当地的生产条件、生产传统、种植结构及四时节气了然于胸。做农业工作靠的是感情+责任感,同时也要靠勤奋,靠时间,靠积累。
全国逾半县,多年来韩长赋考察时都在当地吃住过。每到一地,他都注意了解当地地理、历史,民族及宗教变迁,矿产与种植资源。韩长赋说,只有了解各地的经济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决策。比如华北平原种什么都可以,但是水稻要退出,因为水太少。他感慨,从事农业工作,要有“人定胜天”的信念,也要尊重自然规律。(秦占国、凯雷、罗洪啸、王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