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对于市场目前态势,我们有如下的分析:
从整体角度而言,我们认为政策微调不足以抵消经济下滑的影响,这是市场维持弱势的主要原因。从经济数据来看,不管是领先性指标还是同步性指标,经济增速下滑正在不断得到印证,并有可能出现持续性的下滑,整体经济正步入低谷状态。周二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也证明了相关情况。对于整个A股市场,我们认为必须回答几个问题:第一,目前市场的下跌是否已经反应经济下滑进而造成上市公司业绩下降的风险?第二,目前的政策微调能否有力的阻止进而改变资本市场的运行方向?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从估值、公司业绩来回答,同时也必须动态考虑经济未来的风险。从估值角度,市场毫无疑问处于历史底部,多个行业正在不断刷新历史的最低值,其中包括金融、房地产、建筑建材等板块。从这些板块来看,除了房地产板块外,多数板块虽然有可能业绩增速放缓,但至少在2012年不会出现业绩负增长。因此,出现由于业绩大幅度缩减而出现估值跳升的可能性是极低的。从动态估值而言,市场已经释放了经济风险。换句话说,以目前的经济增速来看,如果上市公司业绩依然能够保持15-20%的增速,显然目前的下跌已经属于过度反应。当然,这里并不包括多数中小市值公司和创业板公司,这些公司必将面对业绩放缓所带来成长性不足的困境,调整的风险依然偏高。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长期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短期来看,目前的微调力度显然是不足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M1和M2增速依然出现下降,这种结果让投资者倍感失望。对比2008年1664点的情况,当时政策的调整幅度远远超过本次,但是在第一次调整准备金率和利率后市场仍旧下跌了近400点,之后在更大的刺激政策下市场出现反转,显然利好的效应需要累积,同时也需要出现实质效果。长期以来,国内市场存在政策和资金双推动特征,我们认为市场至少要等到M1、M2同比增速出现趋势性的变化后才能够承认政策转向有效。
此外,我们注意到成交量持续的萎缩,我们选取周换手率来分析市场投资者的参与度。我们发现以目前的水平来看,周换手率约为1.66%,而本轮调整最低值出现在9月底10月初,为1.27%,仅次于2008年9月上旬的1.20%的水平。目前经济虽然低迷,但远好于2008年,目前过低的成交水平是难以持续的。
综合来看,在目前宏观经济情况下,市场已经反映了经济下滑和公司业绩增速下降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从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政策微调显然还不足以立刻改变市场运行的方向,形成趋势性的转折。我们认为市场仍然在等待新政策的推出和实际效果的到来。短时间内仍将维持调整的走势。
周二市场中一些前期强势股出现下跌,显示在目前弱势情况下,多方并不坚定。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年底前资金面有趋紧的状况。传统来说,年底各家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都会存在一定的资金需求,因此会对市场资金形成分流,客观上会继续降低市场中的流动性,会对市场造成不利的影响。我们仍然认为市场会维持一定时间的整理走势。对于投资者,我们不建议现在阶段过分参与,在市场底部探明前,个股尤其是一些强势股依然有较大的风险。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的态度,等待市场和政策出现明显的信号后在加大参与。(华泰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