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宏皓专栏

宏皓:化解地方债务危机要扶持实体企业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27日 16: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网

专栏介绍

宏皓

宏皓

专栏作家

原名章强。著名金融学家﹑融资专家,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政府、上市公司融资顾问,中经产业基金理事会秘书长。

央视网特约

在银行信贷对地方融资平台逐渐收紧之后,地方政府正尝试其他融资方式,以解其融资饥渴。近期江苏、云南、山东等多地出现县乡政府向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借资”事件。在带有行政摊派融资的背后,是地方财政步入“贷款-城建-卖地-还贷-城建”的“怪圈”。如某地方政府强行向职工借钱,正科60万、职工5万,同时将任务与年度业绩考核挂钩。今年地方融资平台发债已超去年1500亿,地方政府未来偿债压力加大,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出让收入,很多地方掀起建新城、新区的热潮,政府前期需投入大量配套设施,所需资金,一方面通过银行贷款,银行贷不到资金,面向社会融资成为不二选择,而这种融资模式将把老百姓圈入其中。

1.地方政府的“融资饥渴症”何来

形色不一(甚至违规)的融资方式,之所以粉墨登场为地方政府广泛采用,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日益失衡的财政收支、难以遏制的行政性投资冲动、以及传统融资方式的遭受抑制。

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失衡,其兆始上一轮(2008年启动)大规模的投资刺激,由此形成了高达10.7万亿(截止2010年底)的地方债务。而在已有高额债务的基础上,近两年因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更造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幅减少,今年1—10月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减少高达40%,而这对于历来过于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必然会造成前债未清、入不敷出的局面。

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失衡,需要通过融资以维持表面的财务平衡,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更需要通过融资解决资金缺口,这二者构成了地方政府“融资饥渴症”的主要病因。而在这二者之下,传统融资方式的遭受抑制,则必然会产生当下地方政府花样百出、乃至违规不止的融资方式。地方政府本应是服务经济发展的领航员和裁判员,而不应成为直接支配经济发展的运动员,更不应成为前债未清、又添新债的债务人。

2.警惕地方融资模式“换马甲”的风险

在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等老融资方式被严控叫停后,地方政府通过大上项目、大搞基本建设、大肆拆迁等方式要GDP政绩的行为并没有改变。这就造成其融资的强烈诉求没有丝毫降低。而过去那种通过地融资平台直接向银行贷款筹资的方式显然已经不可行了。聪明绝顶、善于变通的地方政府必将想出替代融资工具。城投债、基建信托、房地产信托、资金池信托、票据贴现等与影子银行相关的融资方式就接踵而来了。这种以影子银行面目出现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比过去更大,危害性更大,后果更加严重。

对于越来越多的融资平台正在改变原有融资模式,换个马甲、变化个面目重现出现带来的风险必须高度重视。当务之急是叫停城投债、基建信托、房地产信托、资金池信托、票据贴现等融资方式,立即对其风险进行排查梳理,全面整顿“影子银行”融资方式。从长远看,一定要转变投资方式,由过去政府主导特别是地方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由过去政府筹资为主转变民间投资为主,政府主要是出台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当然,归根结底还是要转变各级政府过度侧重GDP政绩的观念。

3.发展实体经济走出财政吃紧困境
目前地方债务的偿还逻辑进入了一个囚徒困境:为了避免出现违约风险,则必须确保地方政府的土地收益,而为了防止房地产泡沫,又不能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的最终化解,一方面在制度上要尽快解决分税制的体制问题,另一方面,在偿债的来源上,要尽快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恰恰说明地方经济本身缺乏造血功能,实体产业和中小企业等无法为地方财政提供收入来源,地方只能依赖卖地生存,而这显然是一个恶性循环。解决地方债务最好的选择是果断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绝不是相反。

经济结构调整非一日之功,不经历改革阵痛就想顺利过渡,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实现国富民强,最基本的路径就是发展实体经济,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对此,各级地方政府应该优化投资环境,扶持各类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让实体经济日益勃兴。而不是绞尽脑汁,投机取巧,奉行“拿来主义”,依仗卖地、罚款、收房产税支撑起地方财政。只要民间资本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投资项目也足够吸引人,“稳增长”就不会再成为难题,这也是中央“稳增长”与“调结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主线的交汇所在。

(本文论述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