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2年春运从1月8日开始,至2月16日结束,共计40天。距离春运越来越近,自元旦起,铁道部官方网站可以购买1月2日至1月13日的车票,但记者却接到不少旅客的电话和投诉称,该购票网站提交订单一直显示“系统忙”,无法成功提交填写好的车票预订订单。(《信息时报》1月3日)。
对于网络购票而言,遭遇“瘫痪”的虽然是网络阻塞这根神经,但这只能是技术上的原因,而并非根本性的“病灶”。其实对于铁路部门而言,缓解春运购票难而推出网络购票其目的和意义都是积极而备受公众期待的。但这种惠民措施实施后却遭遇网络阻塞而导致的“瘫痪”,让我们不能不反思当初铁路部门网络购票预案的不到位以及对相关公众网络信息需求的事先预备的缺乏。很显然如果网络购票一经推出,那么将必然有大量的公众为了避免购票排队、买票难而通过网络购买火车票,对于一个网民数量近5亿的国家而言,对于如今网络资源已经普及的社会而言,网络购票必然较传统窗口买票更面临需求的汹涌。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从技术层面保证网络购票运行中信息通道的畅通,不应该是铁路部门提前最应该注意和进行技术设计的吗?而如果遭遇网络购票需求量过大而应对所致的信息通道阻塞问题,也应该是网络购票系统运行之前必须考虑和有预案支撑的关键。
同时,对于网络购票而言,是缓解春运期间购票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对于出行对象而言,购票的行为应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比如居住在大城市距离人工售票点和车站较近的对象,可以就近选择到窗口购票,比如可以采取简化手续、降低服务费用等方式,鼓励人们到人工售票点去订购车票等等,也不至于导致系统“瘫痪”。
所以,铁路部门对公众购票行为的科学引导和各种售票管理手段的科学运用,也确实存在宣传引导和管理不到位之憾。
网络购票频“瘫痪”,有问题的神经是网络信息设计缺憾,但导致这根神经出问题的“病灶”却是网络购票预案机制制度设计的不到位,以及相关宣传引导措施的不到位。这显然是更需要铁路部门反思和及时矫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