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年前后,商家本应掀起“降价”“促销”潮,伊利、蒙牛等乳制品企业却“不约而同”选择了涨价,这一另类行为令公众费解,引起普遍质疑。
说起来,涨价不算什么新鲜事儿,奶源价格波动、用工成本提高、物流成本增加也确是事实,乳制品在合理区间内涨价并不是不可以。
但为何这几家乳制品涨价幅度不大,每箱不过1—2元,却会引起如此强烈的舆论质疑?关键就在于,乳制品行业这几年让人太不放心:从“三聚氰胺”到“激素门”,从“皮革奶”到“黄曲霉素致癌门”,一连串乳制品安全事件让公众“化学知识”倍增,对身体健康的担忧却不断加重。
乳制品行业各类食品安全问题迭出,公信力一降再降,陷入信任危机难以自拔。追究责任时相互推诿,一到涨价风潮倒是谁也不甘落后。像蒙牛,超标“黄曲霉素”还没抖落干净,搭车涨价却振振有词,不遭人“拍砖”才怪。
涨价可以,先要让公众对质量放心。前不久媒体揭露出披着“洋皮”的国货奶粉事件,许多消费者放着各大“中国驰名商标”不买,宁愿冒着被骗的危险高价网购不知名的假洋货。为什么披着“洋皮”的假货都能高价畅销,咱们这“驰名”品牌稍微涨涨价就备受诟病?这道出了一个让国内乳企脸红的事实:中国消费者拒绝国内品牌的平价,但接受国外高价乳制品,他们在乎的是食品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在中国,高价乳制品不是没有市场,但因为质量不那么让人安心,国内乳企白白流失了大量消费者。
“方向不对,怎么走都是错”,正可以用来形容现在的乳企涨价困境。食品安全担忧没有得到解决,公信力没有得到恢复,乳企看似合理的涨价行为都会遭到大众一边倒的非议。当务之急,乳企应该把重点放在提升行业公信力上,尤其是提高产品质量上,而不是急急忙忙为一时之利跟风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