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从2006年1月在北京中关村推出新三板试点以来,新三板市场在最近两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是挂牌数量增长迅速。新三板成立之初至2009年末4年时间挂牌企业数量不超过60家,而2011年一年就挂牌了24家。截至2011年12月15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共有挂牌公司102家,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文化传媒、新材料、新农业等新兴行业。其中,从事信息技术业达到59家,在59家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中,从事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企业有39家,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类10家,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类8家,通信服务类2家。除了信息技术业,还有36家企业从事制造业,占总共102家的35.29%(其中机械、设备、仪表类20家,金属、非金属类6家,医药、生物制品类6家,食品、饮料类2家,电子类2家);农林牧渔业和建筑业各2家;采掘业、传播与文化产业和社会服务类各1家。
而根据2009年和2010年财务报告,已有36家挂牌公司达到创业板财务标准。截至目前,已有1家挂牌公司在中小板上市,4家挂牌公司在创业板上市;6家已经申报创业板上市申请材料,8家拟近期申报。新三板对挂牌公司的“孵化器”和“蓄水池”的功能不言而喻。
二是交投渐趋活跃,融资功能逐渐显现。新三板设立以来累计成交3555笔、成交股数3.69亿股、成交金额20.22亿元。截至2011年11月,中关村代办股份报价转让试点挂牌企业已有27家企业完成或启动了36次定向增资,融资额15.27亿元,平均市盈率22倍,最高达到84倍。
三是储备项目越来越多。随着2011年以来,新三板扩容改革列为证监会重点工作,全国88个高新区的企业闻风而动,纷纷联系,掀起了新三板工作的高潮,特别是在苏州、无锡、宁波等长三角高新区及长沙高新区,企业的触觉更为敏锐,认为即使现在新三板扩容改革的详细政策还没有正式推出,但是可以先找经验丰富、综合实力强的券商,为企业上市做一个全面诊断和规划,然后再排除挂牌上市的障碍、进行改制、尽职调查、制作材料,这样万事俱备,只待扩容改革政策一推出,就可以向证券监管部门报材料,必然占得先机,从而顺利实现先挂牌上市的目标。
据反馈的信息,目前有些单个的高新区内已经有几十家企业和券商签订了新三板协议,正在进行相应的工作。而东莞的企业还有相当部分持观望态度,如果扩容改革政策正式推出,东莞储备项目少,届时必然影响挂牌上市的速度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