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岁尾年初,部分珠三角外贸企业再次面临经营困境。然而,也有一批同类企业在这个寒冬中艳阳一片。相似的企业却有着不相同的命运,原因便在于这些企业较早地转变了观念,进行转型升级,转变市场方向——
岁尾年初,一些关于珠三角外贸企业“订单荒”、“关门”、“利润降到零”的报道见诸各类媒体。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订单小、员工少、现金荒、成本高”成了众多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大量以加工贸易或出口导向型的传统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然而,记者近日在珠三角调研中发现,有一批同类企业却呈现出勃勃生机。同样面临“人荒”“钱荒”“订单荒”,缘何“冰火两重天”?原因在于这些企业较早地进行转型升级,转变市场方向。由此可见,中小外贸企业要留住“春天”,就需要在“转”中求生存、谋发展。
第一“转”是转变发展思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不少外贸企业认为做内贸不如做外贸。做外贸,根据订单,将产品运到码头就能做成生意。而做内贸,首先要设计相关的产品,在做好产品的基础上再打响品牌,然后还要开拓、管理一个销售渠道,投资大、周期长。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部分外贸企业的发展。
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形势下,一方面要固守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大胆转变。外贸企业应该逐步摆脱单纯代工制造、产品附加值低的境地,逐步走向产业链的合作与服务环节,赢得更多收益。
事实证明,一些外贸企业改变经营策略,目光向内,将开拓国内市场与保持国外市场并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广州一些外贸服装企业就在内销上大胆探索,把国外设计师作品买回来,成为打开国内市场的敲门砖。
第二“转”是走科技兴贸之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日前,广东瑞洲科技公司总经理郭华忠就对记者坦言,今年许多出口型企业遭遇了寒流,但瑞洲科技凭借技术优势,出口不降反升,出口量同比增长了3倍。中小外贸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升、汇率变化、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受到冲击在所难免,只有持续不断地科技创新,才能稳坐钓鱼台。
第三“转”是转到新兴市场,转到投资洼地。近年来,不少珠三角外贸企业将视野拓宽,努力拓展新兴市场,同样收到了良好效果。还有一些企业进行产业转移,到内地省份寻求更低的制造成本。更有些企业干脆走出去,用投资来替代出口。
第四“转”是以政府的“转”促进企业更好地“转”。企业在“转型”,各级政府也应转变服务方式,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企业“过冬迎春”提供更多的条件,给企业以支持。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在制度上创新,如在金融制度上创新,让民间资本介入,在税收制度上创新,如减轻创新企业的税收压力等等。
总而言之,对很多外贸企业来说,已经到了不“转”不行的关键时期。只有积极地“转”,才能更好地求新求变求发展,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常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