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可以在不降低校车安全标准的前提下,调整校车国标,但绝不能以“国家没钱”为由牺牲校车安全。实质上,如果校车安全标准“缩水”,在公众看来,也就意味着政府责任“缩水”。
——《新京报》
制订新校车标准,听取客车厂家的意见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涉及具体技术和成本问题。但是,如果仅听客车厂家意见,或者就由客车厂家代表作执笔人,校车标准的制订,就极有可能演变为商业利益之争。
——《广州日报》
欧美标准所值得参考的因素,是那些经过反复数据统计、生产试验、交通事故调查所汇聚、沉淀、总结得来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这些是一般性的经验、技术,而非具体符合某一国情的经验、技术。这些因素,我们当然要参考乃至直接援引。
——《华西都市报》
一个不能实现的标准最终只能是大家都不遵守,这与乳制品行业的新国标标准降低还是有所不同的,少喝点儿牛奶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而少了很多校车则有可能出大问题。
——《青年时报》
做成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校车的原则是安全,这一点不能有任何余地。灵活则要因地制宜。尺寸大小都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不论大尺寸还是小尺寸,车辆的安全配备和标准不能有差异,不能打让手。
——《成都商报》
中国的校车,固然有现行安全标准偏低的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要变“无”为“有”,当务之急是普及。将来制造的校车,一定要经济适用,便于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并且能在“村村通”公路上跑起来。
——《齐鲁晚报》
校车国情论之争的背后,是各方的利益角逐,其中既有车企对校车市场这块大蛋糕的觊觎和争夺,也有官民之间对公共财政支出优先次序的不同理解。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