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我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先进的农机化技术,提高了水、种、肥、药等要素的综合效能,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9.7亿千瓦,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4.5%。
“小雨水汪汪,种地硬邦邦,遇风就倒秧”,黑龙江省肇东市五里明村村支书徐凤玉的顺口溜道出了机械深松前村里玉米地的糟糕情形。村里原来用一家一户的普通小四轮整地,只能耕到12厘米的土壤,如今采用200马力以上的农机深耕整地,一举解决了土壤硬化的问题。
当地农技人员告诉记者,利用农机整地可以一次完成灭茬、深松、合墒、碎土等步骤,深耕达35厘米,相当于建了一个“土壤水库”,土壤的抗旱防涝能力显著增强,粮食亩产能增加200斤至300斤。
除了机械深松,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先进的农机技术,提高了水、种、肥、药等要素的综合效能,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5亿元落实到户,共补贴各类农机具约564万台(套),受益农户约439万户。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高涨,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加快提高。2011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9.7亿千瓦,同比增长4.5%,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4.5%,粮食作物机械化播种得到快速发展,水稻机插秧、玉米机收水平同比分别提高约3.5个和7个百分点。
农机是农业技术、工程技术、环境技术、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重要载体,农田精耕细作需要依靠农机来实现。黑龙江农垦九三农场,先进的凯斯435型收获机20小时作业面积达4000亩,该系列农机还配备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自动测产系统。在该农机管理中心,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GI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对农机进行信息化管理。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能不断以3D形式显示出农机的调度信息、作业范围、作业内容等数据。
农机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有利于争抢农时。当前,我国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纷纷成立,以大型农业机械为平台,多项技术捆绑应用,增强了科技的支撑力量,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一位参加农机合作社的农户告诉记者,以前300亩玉米地依靠人力收获需要半个月的时间,现在用一台200马力的机器只要3个小时就收完了。依靠农机,春播小麦不超过5天,比传统作业缩短10天;大豆、玉米播种不超过15天,比传统作业缩短10天。
不久前,国务院表彰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一批种粮大户,他们几乎全采用机械化生产模式,获得的奖品是大马力拖拉机。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说,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加快提高,为实现粮食产量“八连增”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装备支撑。他指出,着眼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最大的“短板”和“瓶颈”在科技落后,最大的潜力和希望在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