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农机市场喜与忧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2日 08: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农机企业当前尤应坚守主业,利用政策支持和市场空间把有限的资本投入技术研发、强化质量与人才培养引进上——

  刚刚过去的2011年,国内农机市场有两条消息值得关注:一是全国农机总动力已达到9.7亿千瓦,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5%,两者同比均有明显增长;一是国内农机市场整合加剧,比如全球第三大农机企业美国爱科集团整合山东大丰机械有限公司,全球第一大农机企业美国约翰迪尔在中国设立(哈尔滨)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等等。

  把这两条信息放在一起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农机市场可谓亦喜亦忧:由于市场空间巨大,农机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竞争加剧,农机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

  机遇是明摆着的。一方面随着土地、淡水等资源约束性增强,农业对诸如深耕深松、精量播种、精准栽培、均衡施肥、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统防统治等先进生产技术的要求更迫切。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耕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机械化为代表的轻简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

  从外部来看,国家政策强力支持,农机化已列入农业科技“十二五”规划重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带来直接利好。同时,经过改革开放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实施8年来的快速发展,农机企业已具备一定实力,加上整体机械化耕作水平还不高,所以专家预计,我国农机将迎来新的10年黄金时期。

  不过挑战同样明显。山东大丰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祥谦在谈到与爱科集团的合并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目前全球农机巨头盯住中国市场只是外部竞争,关键是国内农机企业自身核心技术和管理能力上不去,而且用心不专,主业收入不高。这段话,可谓对国内农机企业的“短腿”作一个生动注脚。

  从规模来看,去年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曾首次发布《2011中国农机工业50强》,入围门槛仅3亿元,而中国机械工业50强的门槛是75亿元。规模小、研发能力不足,导致国内农机市场结构性缺陷,高端产品不足、低端产品过剩,大马力拖拉机进口依存度高、小型农机质量差。

  以目前市场行情看好的大马力拖拉机为例,国内仅中国一拖等10家企业具备生产160马力以上能力,200马力拖拉机国内尚无批量生产能力,而国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已有500马力拖拉机。同时,零部件质量差,农机与农艺、农机与农具不匹配的现象也较普遍。

  显然,对农机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格外分明。机遇带来的是信心,差距带来的是压力。在信心和压力下,农机企业需审时度势、苦练内功,当前尤应坚守主业,利用政策支持和市场空间,把有限的资本投入技术研发、强化质量与人才培养引进上。

热词:

  • 农机企业
  • 农机市场
  • 深耕深松
  • 精量播种
  • 大马力拖拉机
  • 市场行情
  • 统防统治
  • 市场空间
  • 地膜覆盖
  • 保护性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