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转变社会风气须培育道德示范群体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6日 07: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召开“社会风气与文化自觉”研讨会。与会者从政治、历史、社会、文化、教育、法律等多个角度剖析了当下社会风气的基本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机制、对策。大家认为,社会风气是时代精神面貌的风向标,社会风气好坏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社会风气的好转,重点在于包括党员、官员在内的社会重要群体的带头示范,根本在于加强包括党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在内的制度改革。

  复旦大学教授俞吾金指出,对社会风气的评论不能简单化,尤其不能以偏概全。当前,社会风气中好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觉醒;不如人意的方面主要表现在责任意识、公共意识和诚信意识的匮乏。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何云峰以为,当前社会在某些方面风气不尽如人意,原因可能是一些示范性群体丧失了道德示范的作用,民众从而以抱怨或不作为来表达自己的期待和希望。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赵修义提出,从规则论角度来讲,“不正之风”就是承载负面价值的不良惯例和陋习。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与成文规则相抵牾、相背离的惯例,架空了正式的规则。不良的惯例一股脑涌现,破坏了公序良俗,败坏了党风民风,使得正常的规则和制度难以执行。

  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认为,正确的社会政策能促进人,错误的社会政策会促退人。部分社会规范或政策缺乏严肃性、准确性,在群众中缺乏权威性,是导致社会风气不正的重要原因。政策一怕“漏洞”,二怕“冲突”,三怕“多变”。政策规定如果大而化之,或成为“橡皮筋”,或互相抵触,或“初一、十五不一样”,轻则叫人莫衷一是、争论不休,重则造成思想和社会混乱。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家范表示,只图一己私利,光顾眼前收获,是一种人性弱点。用历史上发生的许多事例对症下药,让人产生“痛感”,痛则通,不失为诊治这种人生“近视病”的良法。邓伟志说,转变社会风气应坚定确立“社会以人为本,人以社会为本”的理念,努力克服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的情绪,完善社会规范体系。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允熠强调,社会风气的改善与德育教化有关。家庭教育不应忽视如何做人的正确道理传授,学校教育不该极力推行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和出国至上等错误价值观,社会教育不能公开宣扬急功近利的物欲主义、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

  何云峰认为,转变社会风气,不仅需要每个人有良心上的集体发现,还需要培育一个社会道德的稳定性示范群体。要让官员、律师、医生、教师及中等收入阶层和社会公众人物等,自觉成为社会风气的引领者。

  上海社联党组副书记桑玉成提出,政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尊重、倡导并维系良好的社会风尚。我们应该培育更富有智慧、更富有道德的好公民,从而共同过上优良的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蒋德海认为,转变社会风气,关键在于依法治国,营造有利于讲理的制度环境。

  (叶祝弟)

热词:

  • 社会风气
  • 道德示范
  • 道德生活
  • 社会政策
  • 社会风尚
  • 冲突
  • 橡皮筋
  • 漏洞
  • 不正之风
  • 上海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