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石药集团内蒙古涉污调查:强行超标排放不鲜见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6日 09:2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卓铭 北京报道

  核心提示:环境污染犹如一个久治不愈的毒瘤,石药集团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制药基地再次引发阵痛。

  犹如一个久治不愈的毒瘤,每隔几年都会发作一般,石药集团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制药基地再次引发阵痛。

  2011年中开始,陆续有托克托县伍什家村居民在网络上发文称:石药集团中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简称石药中润)偷排污水,威胁居民生活。

  伍什家村支书王玉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该村附近有三个大型氧化塘,承接来自托克托县工业园区排放的高浓度污水,而这其中大部分污水来自石药中润。托克托县官方资料显示,这三个氧化塘总储量约180万立方米。

  村民举报称,石药中润工业废水污染程度长期偏高,下游污水处理厂无法处理,致使排向氧化塘的污水超标。三个氧化塘距离黄河“几”字形的右折角处不到30公里,用于向周边村庄提供灌溉用水。因此,周边村庄及黄河干流都面临污染风险。

  这已经不是石药中润第一次爆出污染问题。2003年,石药中润正式入驻托克托县工业园区。在可查的资料中,石药中润分别在2005年、2006年10月、2009年9月因非法排污引发群体事件或者被环保部门整改。最近一次是2011年5月18日,石药中润因“擅自通过生活污水管线超标排放”,被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罚款51.46万元。

  石药中润是石药集团在港上市的中国制药集团(HK:01093)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青霉素工业盐、阿莫西林原料药以及抗生素中间体6-APA。石药集团是我国四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四大维生素基地之一。

  1月9日,托克托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孙逊向记者发来的电子邮件称,县里已经“责令近一阶段污水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石药中润按照托政发〔2011〕60号文件要求,立即进行停产整改,直到长期稳定达标为止”。

  1月11日,托克托县负责环保和招商引资的副县长马保国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截至11日上午,石药中润十多个反应罐已经停下了七个。这次县里的目标很明确:什么时候能够排放达标,什么时候允许复产。”

  石药方面则坚称公司没问题。石药集团一位高层向记者表示:“这里面原因很复杂,可能有机构被利益所驱动在搞鬼,我们已经报到纪检委。公司不存在需要整改的问题。”

  真相当然只有一个。年销售收入77亿元的石药集团和托克托县,以及伍什家村的村民,谁该为“污染门”负责?

  污染现状

  伍什家村位于托克托县东北约23公里,从2005年开始就成为托县工业园区的排污地。

  托克托县政府网2010年10月的一篇文章显示:2005年,由政府投资开工建设园区二级污水处理厂,铺设了从污水处理厂至伍什家镇姑子村排污管网,开挖建设一座80万吨氧化塘;2007年,财政投资建成了一座30万吨的氧化塘;2008年,又修建了一座70万吨氧化塘。

  氧化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用氧化塘处理污水是一种很老的治污方法。理论上说,氧化塘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水产养殖甚至人畜饮用。马保国也表示:“氧化塘的水主要是用于村民灌溉的。”

  然而现实中,伍什家村的氧化塘成为了储污塘。托克托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文伟曾对媒体表示:“经处理后达标的水进入中水回用,剩下的浓缩污水就流向了氧化塘。”

  这样的水自然无法用于灌溉。2005年时,新华社曾发文称,托克托县当地政府与村民“协商”,要求他们用污水掺黄河水进行春灌,以缓解排污压力。当年进行春灌的田地几乎绝收。

  1月9日,伍什家村支书王玉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氧化池气味异臭难当,而且村中饮用水受污水渗漏污染,引发一系列问题。村里换来的,仅仅是每天四万元的“排污费”,每年需承受15天的污水。

  马保国表示:“本身托克托县工业园区附近没有近的村庄,所以把氧化塘安排在了伍什家村。经过氧化处理后,这些水还灌溉到周边其他地区。”

  官地营在伍什家村以东,氧化塘中的污水通过没有防渗的明渠,一路流到这里,将污染也蔓延至此。

  托克托县工业园区2003年成立后,陆续引进了石药中润、神州制药、中牧生物药业、升华拜克等多家制药企业。其中石药中润是第一批入园的,当时并未配套污水处理设施。

  一级处理即企业自行处理,二级处理主要承接一级处理后的污水。目前,托克托县工业园区二级处理厂由上海联合水务集团负责运营。马保国介绍:“原先的二级处理厂工艺较老,尽管设计处理能力为20000吨,但长期实际处理仅为10000吨。2011年初才引进联合水务,利用它们的全新技术进行污水处理。”

  上海联合水务集团网站显示:2011年2月,联合水务与托克托县政府正式签订了特许经营权协议,收购原托克托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部资产,并投资6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以达标处理园区内以医药废水为主的工业废水。联合水务接手后,日污水处理能力恢复到2万吨,经营权限为30年。

  按照托克托县的设计,各企业经一级处理后的污水流入园区的二级处理厂,联合水务集团进行二级处理后,将近乎达标的污水排入氧化池,经过一段时间储存后,最终用于灌溉,实现无污染排放。

  不过,马保国发现,这个治理链条虽然顺畅,但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造成终端污染。“2011年县政府引进联合水务,只解决了其中一个环节,真正的源头污染却始终没能止住。”

  1月11日,联合水务托克托处理厂厂长赵永强向记者表示:“我们与上游企业签订的排放指标是COD300,这样我们能保证处理后达到COD60。但现在上游污水往往达到400以上,最高时候甚至超过1000。”

  COD是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数字越大表明污染越严重。根据2008年8月1日开始执行的《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简称《排放标准》),2010年7月起,所有发酵类制药企业都需要达到COD120以下。

  一位制药企业人士表示:“事实上企业污水处理达到120难度很大。因此在执行中,一般允许两级处理,企业处理之后,流向社会化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理。只要最终排放口低于120,都视为合法排放。”

  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压力都压给二级处理厂。联合水务托克托处理厂另一位内部人士介绍:“我们只能承接COD300的污水,和各企业签订的合同也是如此。但我们没法对他们惩罚,毕竟我们不是政府部门。就像人吃了变质食品一样,上游来水污染物不稳定,我们也只能拉肚子。”

  联合水务公司网站显示,托县项目是该公司第一次涉足制药污水处理。上述人士表示:“我们进驻之前和几家大药厂都交涉过多次,也不是贸然闯入的。现在这个局面我们也很无奈。”

  石药方面一直不承认其内蒙古中润工厂造成了伍什家村周边的污染。上述石药高层表示:“不能稳定达标是工业园区整体的事情。”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超标偷排

  石药中润,全球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香港上市公司,这一切光环似乎很难让人与超标排污联系起来。

  对于一级处理污水指标“不稳定”的原因,托克托县政府领导和联合水务都讳莫如深,谁也不愿第一个把矛头指给石药中润。不过,马保国还是表示:“石药中润是园区污染大户,占到园区污水排放量的40%。”

  而上述联合水务人士给出的结论更惊人:“石药中润的污水量占到园区所有企业排放量的70%以上。它们有时候将处理过的和没处理的污水混在一起排过来,我们压力很大。如果硬要做到COD60,我们一台1000万元的精细设备可能一个月就要报废。”

  联合水务方面曾做过预测,如果托克托项目实施顺利,每年将能实现5000万元的营业收入。当然,那时候它们并没想到会碰上石药中润这样一个硬钉子。联合水务没有义务承担超范围治污的成本,因此超标的污水源源不断地侵蚀着23公里外的村庄,威胁着黄河。

  1月11日,联合水务托克托县处理厂厂长赵永强表示:“近几天石药中润停产之后,我们的污水处理立刻正常了,现在经处理后都达到了COD60的水平。政府整体协调很关键。”

  如果按照上述说法,石药中润排污超标基本可以得到确定,而让人怀疑的是:全球最大的抗生素基地竟然无法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

  石药集团201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显示,石药中润一期项目投资17亿元,设计年产青霉素工业盐4000吨、6-APA2000吨、阿莫西林原料药4000吨。2010年,公司实现收入14.62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4757万元。

  石药集团在港上市的中国制药集团2010年年报显示,集团抗生素业务2010年收入32.58亿港元。以此推算,石药中润占集团抗生素业务的半壁江山。

  有一个未通过公告披露的信息是,2006年7月8日,石药中润的二期工程开工,投资规模为6亿元,规划产能为3000吨6-APA 。二期工程计划于2010年底建成。因此2011年石药中润的实际抗生素总产能很可能已经超过13000吨。

  《排放标准》规定,青霉素类产品每吨的基准排水量为1000立方米。也就是说,石药中润每年排放的污水高达1300万吨。

  石药中润自建的一级污水处理厂只有1.2万吨的日处理能力,公司公开称一级处理后“能达到COD200”。不难算出,石药中润目前只能有效处理约三分之一的污水,大量无法处理的污水还要另觅去处。

  污水偷排是石药中润所用的手段之一,正如前述所说:2011年5月18日石药中润“通过生活污水管线超标排放”。

  强行超标排放也不鲜见。联合水务公司网站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2011年11月21日,客服部查到园区“一个制药大客户”严重违法超标排污,于是立即关闭其排放口闸门。为解决此事,该药企污水站负责人通过托人找关系协调,想私下了结此事,并直接出示现金1万元欲送给杨坤。记者调查了解到,杨坤为联合水务客服部经理。

  此事最终以联合水务向“大客户”收取超标排污处理费告终,杨坤因拒收商业贿赂而被公司表扬。上述联合水务内部人士表示:“我们的大客户是谁,你猜也能猜到了。”

  石药污染史

  石药集团在环保上投入并不算高。石药宣称,十一五期间(2006-2010)先后投入6亿元实施环保治理建设和项目改造,其中中润公司投资近1亿元。

  石药集团下冠以“中润”名字的共有两家抗生素生产企业,分别为河北中润和内蒙古中润。

  河北中润是另一种抗生素中间体7-ACA的全国最大生产企业,也是石药重要的抗生素基地。两家企业平均每年的环保投入仅为1000万元。这一数额只占到二者业务收入的2.5%。

  可对比的是,被广为诟病的“污染典型”哈药总厂2010年环保投入为1960万元,比石药中润高出约一倍。

  业内一直传言,石药中润的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中存在偷工减料的嫌疑,导致其处理能力较弱。一位观摩过石药中润的环境专家告诉记者:“石药中润的治污设施在工艺上不是一步到位的,各个环节包给不同的企业,导致衔接不畅。比如它们有四个CASS池,规模不算小了,但接触氧化池就太小。”

  这位专家当时给石药中润的建议是:找一家大型设计院,重新全面地梳理治污系统。但石药方面并未采纳,宁可选择与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博弈。

  在多年的博弈过程中,石药中润分别在2005年、2006年、2009年、2011年因排污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多次被内蒙古环保厅、呼市环保局点名要求整改或罚款,并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全区重点监控”排名第一位的企业。

  不过经记者调查发现,石药集团并非只有石药中润一家制药企业超标排放。

  2005年8月2日,石家庄高新区供水排水公司起诉石药集团全资子公司维生制药,要求其不得再向市政管网排放超标污水。维生制药是石药集团主要的维生素C生产基地。

  这一案例的原告方,高新区供排水公司碰到了同联合水务一样的遭遇。2002年12月,高新区供排水公司建成,与维生制药签订的进水指标为COD≤600mg/L;BOD≤400mg/L;SS≤400mg/L;PH=7-9。但经检测,维生制药COD平均值为3300,最高值为11000,其他指标也严重超标,导致高新区供排水公司在3年内都无法正常运行。2005年5月,经协调无果之后,高新区供排水公司愤而起诉维生制药。

  维生制药方面宣称,公司累计投入1.4亿元用于环保,且处理设备运转正常,反指高新区供排水公司数据监测有误,检测报告不合法。2007年7月,该案经一审判决,判令维生药业停止侵害,不得再向市政管网排放超标污水。

  河北中润同样如此。2005年河北中润偷排菌丝废液,被以违法倾倒危险物的名义立案。负责废液处理的中润生态环保公司承认,其处理能力有限,委托其他企业处理废液才导致违法事故。

  这些情况直到2011年仍未得到有效改善。2011年7月11日至14日,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副主任宋刚带队,调查了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污水处理厂,发现其排放超标50%以上。上游来水的污染程度超出处理能力近三倍。负责污水处理厂技术工作的河北先河科技公司表示:“上游的指标是企业方给我们提供的,他们不让我们自行取水检测。”

  石家庄开发区内进驻了石药、华药等大型制药企业,维生制药的总部就设立于此。

  石药在石家庄和托克托两地的污染问题已非一年两年,但始终无法根治。

  利益纠葛

  2011年12月28日,环保部下达通知,对包括海正药业、永安药业在内的十家制药企业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掀起了药企污染的一角。

  前述制药企业人士表示:“成本压力是制药企业疏于环保的根本原因。2008年的《排放标准》将治理要求一下提到COD120,很多企业都难以达到,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另外,抗生素限用令更是逼得企业无路可走。”

  2011年8月3日,卫生部正式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0年超级细菌事件以来,抗生素滥用现象成为众矢之的。为此卫生部在此前的抗生素分级使用规则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限用令。

  限用令不啻于众多制药企业的宣判令,资本市场上反应更为剧烈。2011年8月开始,中国制药集团(HK01093)股价从3.52元一路下跌至2012年1月12日的1.83元。

  不仅是石药集团,同在港上市的抗生素生产商联邦制药股价也近乎腰斩,国内上市的华北制药、东北制药、鲁抗医药等,同时间段跌幅甚至超过50%。

  以石药中润为例,2010年未受限用令的影响,该公司税前利润尚且只有4757万元,实际利润率不到3%。每增加1000万元的治污投入,将拉低公司利润率0.75个点。如果新增、改造治污的固定资产,对业绩构成的负面影响将更大。

  因此,众多制药企业宁可顶着排污的压力,也不愿在治污上面加大投入。当年石药集团选中托克托,正是因为其急于招商引资而并不重视环保。

  托克托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孙逊在给本报发来的邮件中表示:“托克托县过去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进入新世纪以后,县委县政府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已经取得了富民强县的良好效果。但是在工业迅速崛起的同时,环境保护与治理也显得越来越紧迫。”

  托克托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文伟也证实:“2005年之前园区并未配备治污设施。2006年后,各厂和园区才开始逐步开始建立一二级污水处理厂。”

  2006年托克托县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陆续投产后,托克托县地税入库金额首次达到3.29亿元,至2011年前四月,托克托县地税累计入库1.37亿元,税收收入增长已显疲态。但背负的环境压力却与日俱增。

  2008年时,托克托县资料显示,县级财政已累计支付3.5亿元用于工业园区环境治理,目前园区工业污水处理费用仅为1.5元/吨。上述制药企业人士表示:“COD数值变小后,其处理难度成倍增加。如果是COD从300降为60的话,那1.5元成本肯定是不够的,起码在10元以上。”

  联合水务方面资料也显示,其托克托处理厂计划实现年收入5000万元,以此推算,吨处理收入在8元左右。上述人士表示:“当地政府肯定给补贴了。”

  石药中润利润不高,给地方财政带来的收益必然不大,8年来累计完成国税地税仅4.34亿元。同时,托县却为其补贴大量的污染治理成本。这一笔经济账,地方政府肯定会仔细计算,所以也就有了此次叫停石药中润所有生产业务的事件。

  不过,石药中润毕竟为当地解决了超过2000人的就业,政府方面已准备在博弈中做出让步。孙逊在回复中表示:“目前园区正在新建三级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完成了60%的工程量,预计今年6月份投入运行。”

  但只要石药中润不做出改善,博弈还将继续下去。污染的毒瘤,还将继续长在黄河岸边,以及每一个受损害的村民的心里。

热词:

  • 中润
  • 超标排污
  • 石药集团
  • 高浓度污水
  • 托克托县
  • 排放指标
  • 偷排
  • 环境违法
  • 氧化塘
  • 排放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