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姜文说了,今年没拍电影,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写《长天过大云》与《骑驴找马》两本书。姜文还想说,《太阳照常升起》,是个好电影,大家没看懂,是个误会。这些想法,他写进了书里;张艺谋宣传《金陵十三钗》,顺带还出了本书《张艺谋的作业》,张艺谋要讲一个完整的张艺谋;九把刀因为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走火,其实,书在之前,就出过,这一次,跟着电影,九把刀再一次把书拿出来,要讲一个很清新的爱情故事。对于导演来说,对于电影,对于“我”,自有一套说法。
近期这三位电影人的新书,叫我们在文字里重新认识了影人的理想与执着。”
纸上电影人
张艺谋交作业了
饱受质疑的张艺谋终于凭借《金陵十三钗》咸鱼翻了身,虽说只是小翻了下,也足以让张大导演长舒了一口背气。《金陵十三钗》还未下线,张导演的第一部图书作品《张艺谋的作业》也悄悄上市了。
这是张艺谋的第一部图书作品,是对张艺谋个人影像经历的描述和记录。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传,而是讲述了张艺谋的故事、心态和态度。
本书从张艺谋曾工作过的山西棉纺厂开始,张艺谋不仅回忆了自己的神秘家族,他的第一个“谋女郎”,还讲述了他传奇的求学经历,以及他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张艺谋向世界表达、和世界沟通的方式,要么是照片,要么是电影,要么是演出,都脱离不了影像。他的成长、痛苦和狂喜,都跟影像有关。也许我们会看到多少有点陌生的张艺谋,但这却是一个真实的张艺谋。
书中的一百多幅摄影作品,对张艺谋来说,既是“回忆”,也代表着年少时的“梦想”,现在回过头来,他自己也认为,这些“梦想”是非常入世、非常具体的,甚至俗不可耐。
关于本书的缘起,张艺谋对此做了详细的解释。“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我,对"书"和"作家"这类名词是充满敬畏的,很仰视,不敢做非分之想。”张艺谋坦诚地说,出书的想法也让他受到诱惑,“这些照片都发黄了,再搬一次家搞不好就弄丢了,成了书,当然会非常体面地保存下来,我第一次动了心。”
张艺谋是一个标志性的电影人。《张艺谋的作业》记录了他“俗不可耐”的梦想,不可思议的偶然,难以言说的命运,以及不加掩饰的坦言。这是一份影像工作者的作业。张艺谋的这份“作业”,除了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外,还能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迪。
悦读记:看这本书,从轻慢的心开始,然后就一头扎进去了。第五代那拨人,每个人的身世其实都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书,这是他们个人的,也是历史的,未来未必能复制。不过他们终究过于谨慎,所以对于传记作者来说,其实也是遗憾的事能提供书写的,终究只是他们人生的少许片段。(肖克明)
书摘:“人们对我有两重误解,第一,好像我今天的影响力已经不愁作家跟我合作,不愁拿不到好剧本当然不是!”好的小说有两种,一种是竞争者甚众,虽然也去跟人谈,但是你总不见得总是跑第一个,有些别人先拿走了。有的因为价格或者其他原因,没有拿下来。“严歌苓的小说只有梗概就能被买走,像刘恒这样优秀的作家、编剧也不是只跟我一个人合作。”每个人都有诸多选择。张艺谋偏爱有力量的作品,而这个时代这类作品少,和上世纪80年代没法比。还有一种小说,有力量,但是在今天的环境下,没法拍成电影。这是一个事实。“是事实你就只能接受。说你为什么不坚持的人,旁边说话特深刻的,才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来试试?拉着队伍,花着钱,拍了一个不能放给观众看的电影,可行吗?导演这行不是画家,不是作家,我先把作品放下,要不我就到国外出。电影影响力的开始是在影院,要有足够的观众。年轻的导演可以拍地下电影,我可能吗?就这么一张老脸?”张艺谋说。
《让子弹飞》之后,有人问,2011年姜文歇着了?答案是否定的,不过他忙活的不是电影,而是他的两本新书《骑驴找马》及《长天过大云》。这两本“电影自传”自去年年中就不断有零星消息放出,但直至上周的北京图订会,才终于揭开神秘面纱。8日晚,长江文艺出版社向媒体宣布,两书即日起全国上市。据知,书的封面和内容都已大动过,姜文更称拿出了做电影的劲头来“攻坚”。
面世的新书装帧已和之前官方发布的封面完全不同,内容也比之前更加丰富,不仅收入了姜文的多首诗作,还有他不轻易示人的书法作品。姜文表示,此番做书并非玩票,使出的是做电影的劲头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停止对更好的可能性的探求。
作为姜文2011年唯一的文艺作品,这两本书的问世也是充满曲折。从图片的甄选到文字推敲,从标题的酝酿到书名斟酌,甚至一个印章的位置,一封书信的格式,姜文都要追求“干净、讲究”。为了追求满意的封面效果,每设计一个新的方案,出版社便将其制成与真书外观相同的“假书”,相互参照比较。“姜文对色彩极其敏感,因此为了定夺封面的"红"和"绿",书名的"金"或"黑",更迭就达数十稿之多。”出版方称,光是这种高成本的“假书”,就先后制作了百余册,在出版界可谓“史无前例”。
最终,姜文挑选了这两种颜色大气沉稳而又简单质朴的装帧拍板。发布会上,长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金丽红声称:“讲究的内容加上讲究的装帧,两本书二十年后拿出来也绝不丢人!”
据介绍,两本书的书名都经过姜文及其团队的反复商讨,最终一本定为《骑驴找马》,包含姜文对待艺术的执著理念;另一本《长天过大云》,则显示了姜文的诗才和胸怀。
书中,姜文不仅回顾了自己的艺术路程,还为中国的电影把脉,把自己的银幕经验融入到这两部“电影自传”中。他笑称美国电影是把观众当“情人”,隔着银幕调情,而中国电影经常把自己当“糟糠”,“反正嫁你了,俩孩子了,脸也不洗头也不梳了,什么糟心聊什么。”他认为,好的电影要从和观众的互动上做文章,而不能把观众当外人。谈及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姜文则劝告电影同业者不要急着赚钱,“赚钱又着什么急呢?赚钱并不是一个高标准,它是一个生存标准。”
悦读记:从剧本和故事的影子里,看姜文这颗子弹,如何在电影世界里飞。
(雅婧)
书摘:《姜文的诗》
桃花林中村,人面皆醉魂。横槊秋燕北,长天过大云。(《让子弹飞》创作期间所作)
九把刀的青春自传
2012年1月6日,一部名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华语电影界赚尽票房和眼泪。一周之内,同名小说也在大陆正式面世签售。
电影和小说,都与作者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自传相关,一个足够简单所以足够有力量的故事14岁的柯景腾喜欢了女孩沈佳宜八年,用青春期所能想到的一切方式2005年,27岁的九把刀从初恋女友沈佳仪的婚礼回来,他决定把初恋写成故事,拍成电影。
2005年这一年,有着社会学硕士背景的他还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关于网络BBS与台湾青年人社群文化的关系。可以说,从作家到导演,九把刀并非天生幸运儿在2004年之前,他的每本书销量都不超过1500本。但是,此后九把刀开始借网络成名走红,他深谙网络互动的重要性,这使得他能够聪明地把握读者群体的阅读心理和走向,并且用充满漫画及电玩图像感的文字,幽默地说故事。杀手,都市,推理,爱情,玄幻,武侠,在畅销书门类里,他几乎无所不写,而且越写越畅销。
他深知创作的胜利方程式是什么,也知道如何拼接各种创作元素去占领一个新山头,但他用《那些年》回应世界压在心底的真实情感,应该比技巧更为重要。
在这部电影外,九把刀还是九把刀,自信满满,锋芒毕露,有时还很“臭屁”,正如他高中时代写过的那首歌,九把刀,把它磨一磨,它就会亮晶晶,亮晶晶。他说的智障青春已经过去。但为青春所做的一切美好与荒唐都留了下来,他写了下来,并拍了出来。这就足够。
悦读记:这本书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九把刀的故事记录。作者有着极强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细节取舍的张力。恍若在午后和老友聊天,一段一段飞舞的流光和那些对过往的注脚,如同窗口的斜阳,放肆地,娓娓地道来那些年的尘封的往事。
书摘:“二十岁以后,我醒悟到大部分的爱情,早在一开始就注定了结果。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在下意识的第一印象中,将异性做“恋爱机会”的评分,从此定调。但恋爱除了运气,还有更多的努力填补其中,充满汗水、泪水的光泽与气味。所以爱情的姿态才会如此动人。”
“在人生某个关键点上,我明白了沈佳仪与我之间个性的矛盾。这个矛盾我早已知道,身边的朋友也不断地提醒我,但我总是以为正经八百的沈佳仪与搞怪冲动的我之间的矛盾,并不是排斥,而是一种反差的浪漫。人生没有意外,只能说是命运使然。错过了听见神奇魔咒的时机,却因为一场荒谬又热血的怪比赛,让我与深深喜欢的女孩从此在爱情的路上分道扬镳,各自化作一条线,在不同的人生路上奔驰。”
“每个女孩都是我们人生的烛火,照亮我们不同时期疯狂追求爱情的动人姿态,帮助我们这些男孩,一步一步,成长为像样的男子汉,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再多喜欢那女孩一点,再多一点,再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