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太原1月24日电(记者晏国政、王菲菲) 红烧鱼、炖土鸡、清炒西葫芦、青椒炒肉、炒芹菜……除夕夜,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吴家庄村民尹海霞备齐了满满一桌好菜,一家十几口人围坐一团,和和美美地吃着年夜饭。
“以前过年,饭桌上连一点绿色都看不到,现在吃得好了,种类也更丰富了!”尹海霞说。
春节假日,记者返乡发现,以前农家人见都没见过的鲜细菜,如今普遍出现在年饭桌和招待客人的酒席上。
吴家庄村位于晋西北高寒地区,土地贫瘠,干旱缺水,是岢岚县出了名的贫困村。2007年以来,当地建起了50座日光温室大棚,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农民生活的变化可不就体现在这年饭桌上嘛。”尹海霞说,以前过年能吃上顿白面饺子就不错了,后来生活稍微好了点,年前买几斤猪肉,做成丸子、烧肉,扣上个瓦盆放在院子里冻起来,只能吃到大年初三,至于蔬菜就别提了。
“我们村只种点小杂粮,连大白菜、大葱都得从外面买,新鲜蔬菜可是稀罕物。”尹海霞说。
可如今,打开尹海霞家的冰箱,鸡鸭鱼肉自不必说,胡萝卜、芹菜、豆角、黄瓜、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塞满了每个角落。
“这些都是村里种的。”尹海霞告诉记者,虽然她家蔬菜大棚只种辣椒、芹菜和西红柿,但村里基本上每户人家都种了大棚菜,大家的菜换着吃,年饭桌上就丰富了。
尹海霞告诉记者,村里建蔬菜大棚已有4年,大棚菜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农民生活也一年比一年好。
年饭桌上更多鲜细菜,折射出近年来农民生活的变化。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仅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的“菜篮子”也日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