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港交所(388)上市科主管狄勤思(Mark Dickens)建议简化(streamline)第二上市的程序和要求,预期今年4月将与证监会展开公众谘询。
据香港信报报道,2011年香港连续第三年取得首次公开招股(IPO)集资额全球第一的宝座,来自国际企业的集资额超过半壁江山。市场认为,放宽第二上市的门槛有助进一步刺激国际企业来港。
港交所(388)上市科主管狄勤思(Mark Dickens)预期,今年4月将与证监会展开公众谘询,建议简化(streamline)第二上市的程序和要求。
国际着名品牌
瞄准内地庞大消费市场,往往透过在港作第二上市,增加知名度。可惜,申请在港进行第一或第二上市的要求,基本上一样,导致第二上市一直未成气候。全港1496家上市公司当中,只有9家(Coach、哈萨克铜业、凯德商用、麦达斯、嘉能可、思佰益、宏利金融[93.90 3.30%]、南戈壁及淡水河谷)采用第二上市。
“我们计划4月份与证监会展开联合公众谘询,可能是复活节假期前后。”狄勤思上周出席港交所传媒午宴时向说。
他续指出,拟建议的改变,与之前提及的差不多,例如个别公司已经在海外挂牌,只要其予股东的保障至少相当于本港法规所要求的水平,监管机构或考虑放宽第二上市的要求。
他说,甫进入2012年已收到17份上市申请,但没有透露当中多少拟作第二上市。
市场一直盛传,觊觎来港第二上市的企业包括赫斯基能源、上海实业(363)旗下的亚洲水务、意大利高级旅行用品及皮具品牌Piquadro及韩国塑料厨具生产商乐扣乐扣(Lock& Lock)等。
2007年之前,本港只接纳香港、内地、百慕达及开曼群岛注册的企业。同年三月证监会和港交所开始接纳海外市场为认可司法权区,令本港新股上市数目提速,认可司法权区由当时4个增加至现在22个。
据悉,这次谘询是根据声明的原则,检讨简化第二上市的门槛,但监管机构的前提是不削弱对投资者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