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王小广:发展思路龙年变焦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30日 09:4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龙年岁首,深入研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的政策思路,我们有种非同寻常的感觉,即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宏观思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里所说的变化,不是简单地通过政策微调稳增长,而是着眼中国长远[0.17 0.00%]发展,为解决重大战略难题在进行发展思路深刻调整。

  这种调整,体现在发展思路上有三大变化。

  首先是强调回归实体经济和去泡沫化。

  过去数年我们发展虚拟经济,不乏一些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炒作和泡沫,甚至对实体经济产生反向抑制作用。2011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要把着眼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支持那些有利于实体经济的金融模式和虚拟经济方式,而不是反过来以“虚”促“实”,也没有折衷主义的“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表述。这种发展思路的回归,对于下一阶段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而要发展实体经济,就要加快技术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重打造品牌等。

  其次是将扩大内需重点聚焦于消费,并提出更符合实际的长远思路。

  新的扩大内需思路重在扩大消费,通过扩大消费来带动投资增长,而非笼统地提“二者并重”。因为在同样的精力付出下,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更快也更直接,最后被淡化的总是“慢一些但拉动经济质量更好”的消费。

  消费不足和收入差距过大,某种程度上都与长期过度投资有关——投资抑制了消费,同时拉大收入差距。扩大内需,重在做好三方面工作:其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了民生,可以使老百姓减少后顾之忧,敢于消费;其二是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以此促进产业升级和就业,间接促进消费;其三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是消费持续扩大和消费升级的重要基础。

  三是再次强调自主创新。

  “十一五”规划和党的十七大非常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强调这一点,与鼓励发展实体经济直接相关,因为二者相辅相成。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有两大优势:一是资金相对充裕,有较充足的储蓄和外汇储备;二是国民投资意识强。投资意识或者说投机性是一种资源,同时也是双刃剑,利用得好是好事,利用不好就是坏事。在我们过去的发展中,存在过度重视资产化的问题,而不是资本化。资产化往往导致泡沫,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就是资产化。但资本化不同,往往更强调技术创新,强调实体经济的升级。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着力去资产泡沫化,加快资本的深化,促进实体经济的升级发展,才是未来我们需要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突破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发展思路变化的同时,改革大思路也在酝酿调整。未来的改革应着力于两方面推进:一是启动新一轮市场化改革,二是设计一揽子财税体制改革方案。

  新一轮市场化改革,主要包括加快资源产品、利率、汇率等改革。2002年以来,CPI增长已经历三次波动,波动的主因都是食品,而非货币政策。而食品的波动也有规律可寻,即三四年一个轮回。未来两年将处于价格的回落期,是推进利率市场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较好时机。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重点是提高资源税税率和电价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不仅能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也有利于抑制我国金融资产的泡沫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事关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重大战略问题,不能仅停留在对出口成本上升的顾虑上,要拿出勇气,并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着力推进。

  设计一揽子的财税体制改革变得尤其紧迫。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力强调了财税改革,在实施中需痛下决心,制定和出台一揽子财税体制改革方案,把完善分税制、寻找长期可持续的“土地财政”替代来源、收入分配改革三者结合起来。

  完善分税制就是针对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的不平衡,重新设计分税比例和优化税率。

  寻找长期可持续的“土地财政”替代来源需加快两方面改革:一是征收房地产税代替土地出让金收入,形成长期税源;二是加快公共投资的融资方式改革,尽快用地方债券融资替代地方融资平台。

  同时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注重一次分配公平的同时更加重视二次分配的功能,把缩小因财产收益差异过大而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作为改革的重点。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

热词:

  • 实体经济
  • 变焦
  • 发展思路
  • 中央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