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专家观点: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30日 11: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农民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我国,粮食购销制度的变迁,曾经是实行计划化、建立计划经济的第一道门坎;改革开放以后,它又是实行市场化、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难题。因为粮食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最重要、最敏感的全民消费品,因此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需要慎之又慎。

  “粮改”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从统购统销到合同定购、到实行价格“双轨制”;1993年放开粮价、放开经营,居民手中的粮票变成了收藏品。“粮改”不断向前推进,每一步推进也往往出现反复,粮食市场管理多年存在着“一管就死,一改就乱”的问题。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推行市场经济经验的积累,为深化改革赢得了机遇。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决定“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有关部门要抓紧清理和修改不利于粮食自由流通的政策法规。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步伐,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完善粮食现货和期货市场,严禁地区封锁,搞好产销区协作,优化储备布局,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和宏观调控”。

  按照这个“1号文件”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于同年5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颁布施行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标志着我国农产品市场化改革迈出决定性步伐。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粮改”迈出大步的同时,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这样既能促进粮食生产,又利于国家掌握充足粮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

热词:

  •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粮改
  • 粮食购销
  • 粮食市场
  • 市场化改革
  • 专家观点
  • 粮食产量
  • 粮食生产
  • 加快推进
  • 粮食收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