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马红漫 专栏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考验之后,由于受到内外部经济形势制约,去年企业实体经济的经营普遍较为困难。而与此相反的是,银行业却能够独善其身,企业利润出现了大幅增长。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去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人均利润近40万元。据此测算,去年全年的利润增长幅度
将接近40%,人均利润超过50万元。这样的利润增长幅度,甚至超过了石油、烟草等高暴利的垄断企业。
对于银行的高利润,银行业内人士有各种解释,比如受益于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中间业务优化提升等等。但无论如何去自圆其说,国内银行业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作为金融机构的商业银行利润率大幅度高于实业企业利润,这本身存在极大的不合理性。
相比之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去年前三个季度实现利润3.68万亿元,但这些企业有8700多万人,人均利润4万元左右。除去个人所得税,人均净利润不过3万元,以此计算,银行业的暴利显而易见。
金融机构并不直接创造财富,其利润都是以财务费用的形式,来自于实业企业的收入分成。换言之,金融机构理论上只能是在企业碗里分饭吃,而且应该看企业的脸色行事。但是现如今分饭的人,居然吃得比主人还多、还好,这的确应该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当然,如果金融机构是依靠自身管理能力提升、业务创新而获得了更高利润率,倒也无可厚非。因为金融机构的效率提高,同样可以反哺到实业企业,并推动整个社会经济进步。而关键问题在于,事实却并非如此。
我们要思考的是,在银行暴利背后是“谁”在哭泣?2011年多数企业和公众对于银行服务的感受就是“贷款难”,除非是大型国有企业,否则来自银行的贷款资金非常紧张,甚至为了拿到贷款而不得不承受更高的利率上浮。由此观察,银行的地位不是从企业碗里分饭吃,反而更像是施舍的金主。其实,我们很难期望商业银行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经营效率的大幅提升,而贷款资金的紧张只会刺激银行去尽可能多的吸收存款,继而扩大贷款规模,从而增加自己的利差收益。由此,在2011年商业银行主打的“创新业务”就是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而这些理财产品却有高息揽存之嫌。
但即便是用高息来揽存,商业银行也不缺利润收益,其原因就在于商业银行享受着高额的制度福利——高利差。根据知名咨询机构波士顿之前的报告,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差高达2.5到3个百分点,而在成熟的市场上,能达到0.2个基点已经很不错了,据此而言,中国银行业利差比国外高14倍。说白了,畸形的高利差收入才是商业银行暴利创富的法宝,如果对比于此,其盈利机制与烟草、石油等垄断企业依靠行政保护发财并无区别。
但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稳定运行而言,金融机构享有暴利的负面影响则非常巨大。既然做金融可以赚大钱,那么做实体的企业自然会不甘寂寞。正是在金融投资的暴利诱惑之下,放弃实业、改玩资本投机同样是2011年中国经济的一大乱象,这也是导致去年部分商品价格被恶意爆炒、民间违规信贷问题泛滥的重要原因,对此监管部门应该保持高度的关注。
从长期而言,金融机构的利润水平不可能远超实体企业。面对暴利横行的局面,意味着中国的银行业需要一次深层次的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的措施主要是开放银行业准入机制,同时对于银行定价“利率”实现市场化波动。让充分的市场竞争和灵活的定价机制去削平不合理暴利,是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良性互动的必然结果。(马红漫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