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三公经费并非越少越好”是正确的废话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8日 07: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正当全国上下都在关注“三公”经费支出之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发出惊天之论:“三公经费并非越少越好”。(人民网2月7日)

  为防止断章取义,不妨将刘尚希副所长的原话直录如下:当前“三公”预算还只是停留在让人民知道政府单位“花了多少钱”的水平,离“办了什么事”的公众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2012年,“三公”经费更深层次仍是改革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三公”经费才会更加合理。但是,“三公”经费并非越少越好,更加合理化,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合理标准的确定,就是以使政府更有效地履行职责为目标,而不是起妨碍作用。

  我先插嘴一下,刘尚希副所长对当前形势的估计恐怕过于乐观。其一,我们虽然在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的问题上“停留”了好几年,但这个问题几乎没有特别大的进展,在政府究竟花了多少钱的问题上,目前有的还只是几个笼统的数字,这方面的工作不过才刚刚起步;其二,至于“办了什么事”,民众的知情权更是刚刚才开了一个头。总之,对“三公”经费的监督差距大得很,绝不是什么“仍存在一定差距”。

  至于“三公经费并非越少越好,更加合理化,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的说法,貌似高明,用官话说,真是“高屋建瓴”式的论述。确实,政府压缩“三公”经费,绝不是越少越好——如果少到影响政府的正常运行,官员还怎么工作?最后还不是损害人民的利益?正如刘尚希副所长举例的,如果把公车减少到县长都要骑自行车到处去开会、检查和应急,肯定会影响政府的行政效率。所以,刘尚希副所长的话充满了辩证法:既要压缩“三公”经费,又不是越少越好,这才是全面、科学地看问题。

  这种论调忽然让我想起中学课本上学过的哲学常识:我们既要看到同一事物中存在的诸多矛盾,更要抓住处于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诸方面,又要抓住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对于“三公”支出,目前的矛盾究竟是谁占主要方面?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三公”经费过多,乱支滥用了纳税人的钱,还是“三公”经费过少,已经影响到政府运行?还以公车使用为例,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公车支出过多,还是公车过少,已经迫使县长都要骑自行车到处去开会、检查和应急?

  如果从当前的实际看问题,我认为,目前需要强调的仍然是压缩“三公”经费;而且,就全国而言,这项工作最多不过是刚刚启动,还没有迈开大的脚步。就以公车消费来说,全国的车改也才在几个城市试点过,真正得到一定肯定的也只有杭州等个别城市。现在正需要排除阻力,坚决推进。在这样的时候就喊“三公经费不是越少越好”,难道是叫停刚刚起步的改革?所以,这句话虽然是正确的,但起码需要等三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在“三公”经费已经少到影响政府运行时再说不迟。现在就说,如果不是因为对辩证法认知的幼稚,那一定包含着阴谋:阻挠压缩“三公”经费的民意,阻止公车改革的步伐。

  我们的改革本质上正是一个打破既得利益和维护既得利益的斗争。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诚如温总理所说,政府要回应人民的改革要求,而不是自说自话地拒绝改革。

热词:

  • 三公
  • 废话
  • 经费支出
  • 办了什么事
  •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 公车使用
  • 公车消费
  • 哲学常识
  • 行政效率
  • 叫停
  •